时鸣忽然叹气: “唉。哥哥以后可是要做探花郎的人,要是哪天得了天子青眼,成了权臣。到时候哥哥温香软玉入怀,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呢。”
江行有点好笑: “你又在胡说八道了。我是什么样的人,你不是最清楚?还有,为什么是探花郎,不是状元郎?”
“因为哥哥好看。”时鸣笃定道, “好看的人都会被点为探花郎。”
江行心情很好,道: “还是先考上举人吧。”
-
后来,江行特意去查谣言那件事,最终也将将止于熊汀身上。
对此,江行只能理解为,熊汀的好大哥宋正同他不对付,熊汀自然恨屋及乌,把他也恨上了。
但是,横竖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还间接帮助他和阿鸣坦白心意,倒也不算坏。
江行甚至有点感激他。
因为如果没有这档子事,他和阿鸣不知道要遮遮掩掩到什么时候才肯说清楚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解试的日子就到了。
江行考的是进士科。如今朝廷实施贡举新制,解试改为四场。第一场,本经大义十道。
本经,即《诗》、《书》、《周礼》、《礼记》。大义,则是要求考生直取圣贤意义解释作答,或以诸书引证,不需要注疏。
第二场,兼经大义十道。兼经,就是《论语》、《孟子》。第三场,论一首。第四场考时务策,解试需要写三道。
贡举新制中,考查经术的帖经、墨义改为了大义,其形式更加灵活,考察范围更加广泛。
除此之外,在时务策的考查中,加入了律令大义一项。目的就是使士人粗通法律,便于治理。
解试比院试要严格许多。
根据锁院制度,考官提前了一个多月就需要进入锁宿的院中,不得与外界交流。且,这些考官大多都是从京城下派的,大大降低了作弊的可行性。
至于考生,则是早早就排好了坐次,到时候按榜就坐,不得有误。其他的考场制度,例如不准代笔、不准夹带之类的,与现代差不多。
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不准继烛。梁朝考试有时需要举行到晚上,因此,考场会下发蜡烛供考生照明。
但自贡举新制以来,为了防止意外,以及有效杜绝作弊行为;梁朝改用昼试,蜡烛自然也用不到了。
若是有谁写到了晚上,需要蜡烛照明的,那么申请继烛,在唱第的时候便要降甲、降等。
不划算。因而,大家也没谁会申请继烛。
四场考试,一共考两天。这次需要在考场里过夜,江行提前准备了要吃的干粮以及水之类。
枕头垫子什么的是不能准备的,因为就算准备了,也带不进去。非要带进去,那就只好把它拆了,掏出里面的棉花仔仔细细查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