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珺不由哑然失笑:“这位夫人,你既知好聚好散的道理,又为何不能放下对女儿的牵挂,好生轮回转世?”
“鬼魂”反奇道:“我为何要轮回转世?”
崔珺耐心道:“你可知此地是何处?”
“鬼魂”不假思索:“冥界,忘川。”
崔珺继续道:“你既已知道,又如何不明白人死了要轮回转世的道理?”
“鬼魂”好笑道:“我自然明白人死了要轮回转世的道理。”
崔珺只好说破:“那你就该放下对女儿的牵挂,好生进入轮回。”
这时“鬼魂”方才恍然大悟了一般,说道:“原来如此。”
崔珺闻言有几分宽慰,心说,这个痴痴愣愣的女鬼,总算是悟了。却不料那“鬼魂”继续道:“小判官把本君当作孤魂野鬼了。”
崔珺一惊,结巴道:“你、你——”
“鬼魂”这时转过了头,与崔珺面对着面,带了几分调侃,说道:“小判官看仔细了,本君不是孤魂野鬼。”
崔珺有些发愣,但是很听话地,将面前这张脸,看得十分仔细。
与崔珺自己玲珑瘦削的面庞不同,这张脸的面颊有点肉肉的,鼻翼英挺,丹唇饱满,下颌微有棱角,眉尾张扬斜飞,一双碧眸如古潭一般,映出丝绸般柔泽的长睫毛。
“美而不艳,秀而不妖,英气天成。”崔珺在心里下了结论,同时亦已猜出其身份。
至此,崔珺有些着慌,可是慌也没用,只得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诚惶诚恐:“小仙愚昧,未识上神,请恕失仪之罪。”
青帝抬手抚过崔珺白皙滑腻的脸颊,轻飘飘说了一句:“怪不得你。”
崔珺未料上神有此一举,一时惊呆,未能躲闪,现在只觉面上发烫,不知该作何感想。
青帝不以为意,只淡淡地说:“本君也该回去了,你我有缘,必有再会。”
崔珺唯唯恭立,再抬眼时,面前已是空空。于是兀自摇了摇头,负手反身归去,今夜之事,尽数抛诸脑后。
这是判官和帝君的初遇。
☆、外篇判官和帝君(二)
转眼七百余年过去,崔珺在右判官的任上,早已驾轻就熟,有独当一面之风。
但是青帝当年的“再会”之言,至今未曾兑现。
并不是说她崔珺时刻惦记着与那位轻佻的帝君再会,只不过在工作闲暇,无聊之时,偶尔想起,不免有恍然如梦之感。
何况那位帝君的女儿一直寄在地藏菩萨处养魂,倒是七百余年,也不来看望一回么。
崔珺心下这般想着,揉了揉眼角,继续伏案批阅公文。
这公文中,却有一处引起了她的注意。某郡某县某村,某人寿数七十八,合该于昨日寿终正寝。勾魂使者却未能按时收魂,反报请为之延寿七十二年,更怪的是,左判官已经批复同意。她翻查功过簿,却找不到此人前世积了什么福气,今生做了什么功德,能得到如此法外延寿。
莫非左判官徇私?她指敲书案,有些烦闷地猜想。于是调出从勾魂使者,到白无常,再到左判官,一路上的公文副本,一本本仔细查看。总算在勾魂使者最初的报告中,找到了线索——在延寿理由一栏下,写的是“青鳞”二字。
“青鳞”二字是何意?崔珺并不知道。但也找不到别的线索,想来答案就在此处。因此她派人把那位勾魂使者召来,亲自问询他。
勾魂使者给出的答案令崔珺松了一口气,左判并没有徇私。这个答案却也令崔珺提起一颗心。原来这“青鳞”二字,指的是青色鳞片——来自青玄帝君原身麒麟的鳞片。那个凡人之所以能获得延寿,是因为青帝曾蒙其恩惠,并以青鳞为报,许以长寿。
堂堂帝君,怎会受区区凡人之恩?崔珺有点好奇。说起来,她任右判以来,鲜少到人间走动,倒不如今次到那凡人的村子瞧一眼,顺便也看一看人间的景况。
打定了主意,她先到阎君处报了个备,再回司里安排好工作,便轻装简行,径往人间而去。
那个村子叫做萍水村,是个地处僻远依山傍水的乡村。村口磨盘边,一群扎着朝天髻的小孩子在嬉游戏闹,不远处一棵百年老榆树下,坐了几位落齿的白发老者,彼此谈笑说乐。村中房屋整葺,鸡犬相闻,年壮的青年与妇女们,各各在村外田间劳作,好一个安乐有福的村庄。
崔珺作布衣书生打扮,持一把素面折扇,漫行而至村中,村人皆当她是山中游客,并不为怪。
她也不问路打听,直接就到村南某家,房屋格外高大宽广的,到他大门前叩门。启门的是个扎团子髻的小女孩,领客人进了堂屋。
从侧屋走出一个面容姣好,看上去不过四十余岁的妇人,迎上前来,与客人问好让座。崔珺仔细端详这名女子,心中算道,此女实应百岁有余,却保持得此般容貌,着实不寻常。
那妇人又端茶倒水的,说:“乡野粗茶,给客人解解渴。”
崔珺只问:“男主可在?”
那妇人低眉顺眼地说:“老头子才刚从一场大病里好转,在里屋将养,不好见客,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