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1 / 1)

在金陵时,虞冷月已经见多了许多精巧的包装,能拿出来卖的,不光要手艺,还兼具韵味,实在是个本事活儿,不容易做。

眼下有个她算是有新意的点子,说起来不难,实施起来,没想到比想象中的难多了。

我想的是在竹筒上削个半圆的面出来,在面上画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图样,像个花窗一样。可惜削了几个竹筒,就废了几个。一会儿只能出去请木匠回来帮忙。

虞冷月苦着小脸。

老金弯腰捡起竹筒跟刀,坐在小杌子上。

一刀刀削下去,手有些颤颤巍巍的,可轻重拿捏准确,一个椭圆的青白面立刻出来。

他举起来问虞冷月:是不是这样?

虞冷月跟雪书都走上前,双双惊喜道: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

想不到您还有这手艺!

虞冷月坐到旁边歪着脑袋观看。

老金继续拿竹筒削,低着头面带笑容解释:我年轻的时候什么都学点儿。以前做过一段日子的木工,后来带我的师傅那会儿去世了,我学艺不精,就没做了。

不过削几个竹筒的侧面,还是成的。

不用虞冷月说什么,老金就帮忙把竹筒全部都削了。

虞冷月当然要给工钱,只是同样的工钱,老金做的活儿比外面的人自然细致得多。说起来,还是她们赚了。

雪书便提出,帮老金把那匹尺头,做成成衣。

晚上走之前,老金说:补墙、补漆那些个活计,我也都能粗粗做些,再有这样的事,还来找我就是。

好,一定找您。

就这样,虞冷月留下了老金家里的地址。

中秋将至。

虞冷月和雪书没得早歇,两人各司其职,一个在厨房,一个在灯下描竹筒。

虞冷月在尝试做月饼,像趁着中秋应景儿,多挣一份辛苦钱。

但是没做成。

倒也不在意料之外,前世什么都方便,就会有什么都容易的错觉,直到如今许多事都得自己上手,才发现原来什么都不容易。

且不说做月饼详尽的步骤古今不同。

月饼模具还得另买。

模具作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也不便宜。

若做出来的月饼卖不出去,算下来得亏损大半个月的收入。

虞冷月打算继续卖汤饮。

几个失败的月饼,虞冷月跟雪书当垫肚子的零嘴囫囵吃了。

两人吃完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真难吃。

虞冷月又继续熬汤。

时下月饼口味依旧腻人,若有解腻的汤饮配着,更好入口些,兴许还有些销路。

金乌西沉。

雪书松动筋骨的功夫,进厨房叮嘱虞冷月出去买祭月的东西。

中秋各处有祭月的习惯,且南北祭月方式不同。

雪书道:咱们就不跟京里人一样,焚月光纸了。

虞冷月道:好,明儿我出去给那两个府里送新汤饮,顺道买些香蕉、花生回来供。这是金陵祭月的习俗。

雪书还提了一句:纱布也没了。

虞冷月垂眼,想起了顾则言。

纱布就是给他那晚上用光了。

不知他伤好了没有。

还有她的银钗,还在他手上,那可值些银子。

第二天,三必茶铺就提前挂出了新汤饮的招子,由雪书画了漂亮的底图,明显招了不少人驻足。

虞冷月带着新熬的汤饮,和一些吃食,出了门。

老金过来送她去各处。

末了,她还是同老金说:去一趟明苑,就是上次您帮我送东西去的地方。

老金笑回:记着呢,好大的宅院,在外头都听得见鸟叫。

虞冷月回忆起那日去轩里的情景,明苑养鸟了吗?

她怎么没看见。

到了明苑,虞冷月敲门之后等了一会儿。

却是周临渊亲自过来开的门。

虞冷月把东西塞到周临渊手里,道:中秋郎君肯定要回家过佳节,这些东西,就提前送给郎君,聊表谢意了。

周临渊收了东西,眸色一如既往的淡漠。

他打量了虞冷月片刻,似是真的好奇:伶娘不恼我?

虞冷月对上他的视线,莞尔道:人都有不快的时候,何况郎君伤得那严重。

就不同他计较了。

人都有不快的时候?

她觉得他不快,所以来安慰他?

他岂不是还得感激她?

周临渊眸色骤然幽深,唇边浮着淡笑:伶娘,你很聪慧。

虞冷月没由来的,在脸上笑容还没消失的时候蹙了蹙眉,道:郎君夸我,我还真不习惯。她行了礼道:我得回去了。

周临渊微微颔首,关上了门。

虞冷月走远了,隐约间似乎是听到了鸟声。

可那鸟声,却不像她平日里听过的鸟叫,不知里头养了什么东西。

中秋前夕,虞冷月意料之外的,收到了顾则言邀她再次游湖的邀请。

这回还十分正正经经下了帖子。

叫她更是意外。

海岩双手递去帖子,笑道:掌柜的,今日可得空闲?若得空,马车晚些就过来。

最新小说: 第一次做人 上上籤 你存在阳光深处 捻花作泥 枕边小神偷:王爷,请你慢一点 掀饭桌!炮灰真千金摆烂后不惯着了 穿成一个男贵妃 度关山 伴君如伴猫 香雪(帝妃、高h)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