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在郊区,属于城市的南部,而彦少玲家在西部郊区,也不是特别远,就和杨依约了直接在工厂那边碰头。
彦少玲难得起了个大早,选了个看起来成熟一点的衣服就出发了。
和杨依碰面之后才听她了解了大致的情况,工厂是和杨依合作了很久的工厂,这次的印刷失误是因为出了样品之后杨依觉得图片的位置太过于靠下,所以和彦少玲沟通了之后把整体图片往下移了一点点。
真的是只移动了一点点,所以杨依和负责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没有必要再印一次样品了,等成品出来就出了大事——除了全平面的印刷,立牌和衣服等,其他周边都出现了有一块颜色没有印出来的情况,比如有凹凸面的钥匙扣之类的,看起来十分突兀不说,也不符合杨依“拒绝瑕疵品”的销售观念。
彦少玲和杨依在负责人的办公室门口合计了一下,先想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准备一步一步谈,最差的不过就是按照原来的方案重新印一次,不过额外的支出也要两人承担,就当破财消灾了。
负责人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长得就是一副笑眯眯的脸,不过讲话还是挺不给人留情面的。这次的问题完全是杨依的失误,负责人顶多是没有阻止她,毕竟做不做样品这种事就算工厂怎么给意见,肯定还是要杨依来做主的。
所以彦少玲进去的时候就知道是要被奚落一顿的,也就是来撞撞运气,好在她现在收入颇丰,就算这次少了这点收入也对生活没什么影响,顶多就是白画几张图罢了。
比起彦少玲的无所谓,杨依就比她能言善辩多了,完全不是大学里那副怯怯懦懦的模样,说话说得让人觉得心里十分服帖,又拉得下脸来,大叔一开始还是完全不想管他们的样子,被杨依好言好语求了一会儿,看他们两个小姑娘搞创业也不容易,终于有了松口的迹象。
彦少玲听着大叔话里的意思,顿时对杨依十分敬佩。
拉锯了大约一个多小时,三人终于达成了解决的方案——工厂帮他们把可以补色的东西补色,剩下不能补的全部重印,补色就不收他们钱了,付重印的部分的钱就可以。
其实彦少玲对这种补色的工艺完全不了解,但是看杨依露出了笑脸,大概也知道是比较完美的处理方法了,立马真心诚意地跟大叔道了谢。
大叔朝着彦少玲笑了笑,跟杨依谈了之后的合作,她也答应了之后一年所有工作室的制作全部都在这边进行,算是和这个工厂绑定了。
等两人达成了协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