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是不可能承认的,宋宁只是含含糊糊的说凑巧而已。
有了习题,宋宁觉得怎么样这几个兄弟也能考上个学校上吧,没想到,人家哥几个压根就没有高考的想法。
宋宁说去高考报名的时候,他们还在那里讨论:
“嫂子,你要高考我就去冯书记那里给你报名,放心,我办事绝对靠谱。”
“对,等你考的时候,我抱着小侄子在外面等你,我们给你加油!”
这话说得,宋宁都快要气死了。
她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不辞劳苦的给他们讲课,是为了好玩吗?
不就是为了让他们都考上大学嘛!
结果这几个倒好,连个想法都没有。
在他们几个心里,高考这事和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宋宁实在是冒火,到院子里面抄着最大的扫帚就开始要打人,被沈母拦住了:“怎么了,宁宁,这混小子们把你给气成这样。”
“妈,你是不知道,我给他们讲了那么久的课,好不容易能高考了,他们的知识量也能参加,考大学,结果他们几个,一个也不想去。”
其他的话沈母没听太清楚,就理解为一句话,这些小子能考大学但是不想去考。
这回用不着宋宁了,沈母拿着棍子追着这些熊孩子们满院子的跑。
一个个挨完打以后都跟蔫了的花骨朵一样,打不起精神来,他们是真的冤,是真的没往自己报名那个方面想啊。
高考那是什么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他们配吗?
他们认为自己不配。
但是嫂子显然认为他们配...
最后的最后,还是宋宁帮着,把沈家几个兄弟的名字全部都报上去了。
回家以后就被沈母拽到屋里面:“宁宁,你说他们能考上大学是真的还是假的?”
宋宁仔细的想了想:“这两个月我再带他们复习一遍,做点习题,要是考场上不出意外的话,考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说这次的考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是试题的难度远远低于现代的考试。
这次考试的难点完全就是好多年没有正经的教育系统了,大多数人没有碰书本,短短几个月也没有复习出什么东西来。
但是这几兄弟这些年可是完全没离开书本,宋宁的课也非常的科学,他们只要不是傻子,考上应该不成问题,即使上不了大学,考上个大专也行啊。
有了宋宁这话,沈母对这几个皮猴子的学习第一次上心起来。
要是他们都能考上,沈家可就是一家子的大学生了,往后在村里走都能横着走了,谁不羡慕啊。所以,为了这个一家子大学生的荣耀,这几个小子必须得好好努力!
第7章知青岁月
就还有这最后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宋宁越发严苛,留的习题也越来越多。
这次,沈母也来保驾护航,看到一个偷懒,就直接大巴掌糊上去。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题和书哪有那么好找,现在知青点里好多知青都买不到,着急的团团转,这些小子就是不惜福。
沈母也干脆豁出去了,这最后的一个月,家里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别那么玩命的出去干活了。
就是到点上工,到点下工,也不追求什么满公分了,他们那点子精力,还是留着给学习比较好。于是,沈家兄弟的临考前这一个月可谓是水深火热。
日子过的累,但是过的也是很快的。
高考就在这一天一天的煎熬中到来了。
高考的当天,沈母起了个大早,打算给这些孩子们做上一顿大餐,把家里面少见的大白面拿出来了,早上起来做手擀面,再一人给卧一个鸡蛋,切两片年底的时候做的腊肠。
至于中午饭,沈母就让他们都带了饭盒,里面装着红烧肉还有米饭,这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来着。
可见为了高考沈母是下了血本啊,都舍得这么给细粮和肉了。
沈母想的可明白了,现在让孩子们吃好喝好都是小钱,将来他们上了大学以后,就都是一个个的有文化的人,就不用和他们一样,在土里刨食吃了,就能到城里面领粮食了。
这个,可是他们一辈子生活在村里的老太太最羡慕的事情了。
孩子以后就能摇身成城里人了,他们老两口即使在乡下一直待下去,吃咸菜就着棒子饽饽也乐意啊。
几个小的拿着这充满母爱的饭盒不知所措,沈小四特别想问一句,要是他没考好,这饭盒里的东西不会还要让他还回来吧。
吃过饭,宋宁认认真真的给几个小叔子还有自家的老公检查了包里的东西,最后才把自己的检查了一遍。
这个时候,谨慎为上,尽量都是一次性考过。
很显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到了考场沈家几个兄弟一拿到试卷就乐了。
这上的题,可是比嫂子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题目简单多了,虽然不能保证全都答对,答对个七八成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哥几个也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这考场上年龄最大的可以达到三四十岁,年纪小的就十二三岁,年龄跨度大,万一人家比他们学识渊博,对的还多,他们不就白搭了吗。
谨慎仔细的作答,经过了这次考试,他们几个都觉得自己要褪一层皮下来,整个脑力劳动,实在是太累了,回家以后,倒头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