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4号,距离选举还有六天。
德意志第三帝国政府已经向友好国家发出邀请函,通知各个盟国、潜在盟友前来观看德意志第三帝国新一轮的选举,保证选举的公证。
这是一道荒谬的手续,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如今,除了交战国,谁敢对第三帝国的内政提出诽议?
当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有趣的选举,原因在于报名参选的人除了徐阳,再无其他人有勇气提名,整个选举也没有按照‘自由法案’‘公正选举条约’让民众来参与投票,选举过程限于内部,由民选议员在国会代表各地的人民投下神圣的一票。按照德意志政府的解释,在战时想要动员全民参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解释也存在合理性,毕竟现在国家是处于战争状态。
目前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政府对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抨击视若无睹。至于法国,法国现在已经通过法案,授予贝当独裁者的权力,目前维希政府正寻找机会求和,维希政府没有那个闲工夫、也没有胆量在这时触怒德意志第三帝国。
徐阳不喜欢演戏,所以他宁愿在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参与制定作战计划也不愿意接见各国的大使,更加没有可能三天两头往国会大厦跑的习惯。按照徐阳个人的看法,这种戏没有必要做的那么逼真,以其浪费财力物力,不如直接宣布当选,然后着手制定全面的国策,掀开虚伪的面纱,露出狰狞的獠牙,向世界咆哮:谁要战争!?
当然,这些只是徐阳在心里悄悄的想想,表面上,他仍然需要遵守游戏规则。
政权交替之际,苏联、美国、日本、意大利、中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瑞典,南欧大部分国家、北美部分主权国家、中亚部分国家,无论是出于真心的,还是来看笑话的,全部派出自己的使节团来到德国,准备参加政权交接仪式。
有一个国家必需郑重的说明,那便是伊拉克。伊拉克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接土耳其,东邻波斯,并在波斯湾拥有一个出海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英国保护下建立费萨尔王朝,1932年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帮助下摆脱英国的控制成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1934年,德意志第三帝国正式与伊拉克建交,采用工业品换石油的贸易政策,在1938年,德意志第三帝国收回莱茵,吞并完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改变政策,联合法国重新控制伊拉克,清洗伊拉克亲德份子,至此伊拉克成为英国的傀儡政府。(史实,那时伊拉克虽被英国控制,但是国内大部分人却倾向于德国,导致部落、党派内战不断)
为什么会说那么多?答案在于伊拉克的东邻波斯!
波斯迫于压力,担心英国将手伸得更远,一直在伊拉克边境驻有数量庞大的军队,虽不至于势如水火,但是波斯一直在防范英国,随即向苏联、德意志第三帝国方面寻求军事帮助,那时苏联正处于国内政权交替之际,无力插手波斯,德意志第三帝国失去了伊拉克这个石油出产国,便将目光盯在波斯身上,这时波斯主动递出橄榄枝,德意志第三帝国哪有不接的道理?双方一拍即合,形成互利、双赢的贸易模式,采用军火换石油的贸易策略,德意志第三帝国也在阿拉伯半岛插下了一枚潜在的钉子。
另外,在阿根廷方面。阿根廷现时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外的出口中介商,每年德意志第三帝国借由阿根廷政府向外出售的军火,占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总出口额达到二十份之七,主要进口方为智利、巴西、玻利维亚,其中智利则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北美主要的栽培对象,很多国防军将领甚至在智利购买地皮,修建农场、养殖园。
表达那么多,唯一想说的是,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在军事上一直持续获得胜利,在国际的外交空间也在逐年增加影响力,首先得益的是德意志国内的武器生产商,各国看到德意志武装力量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联想到的便是德国制造的武器肯定有优势,增加了各国向德国购买武器的欲望。
在这一点,德国依靠贩售武器,获得了大量资金,良性循环下,本国的军工企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也才有资金加强各新型武器的研究。
就目前而言,德国最大的武器进口方是芬兰、匈牙利、中国。
在芬兰上面,仅39~40年两年之间,德国就向芬兰出口大量步兵炮,以及便利的单兵作战兵器,比如肩式火箭筒、喷火器等新型作战兵器。
匈牙利方面,迫于匈牙利军工落后,德意志将退役下来的i型坦克除了改装成履带运输车,就是便宜出售给匈牙利,不但增强了匈牙利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也达到了废物利用有效方式。
对于中国而言,德国采用武器换战略资源的方式,将从捷克斯洛伐克大量收编上来的单兵作战武器运往中国,简单拿‘捷克(zb-26)’式轻机枪来说,现时已经成了中国武装力量的主战兵器。
“首先,我们应该先解决的是油料的作战储备。随着我国和苏联等国的外交摩擦逐渐增加,储备的油料由于高强度战事消耗颇大,先前我们预计打五年的战争,这条战略思想有必要做出转变。法国前线的油料补给由于交通方面的影响,目前采取的是空降补给模式,这样会消耗掉我们本来就不多的油料。”
“‘海狮计划’执行前,我方必需严格规定,划分出陆、空油料补给地。鉴于补给压力,我个人倾向于接受西班牙、葡萄牙的参战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