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明军现在跟之前不一样了。”说话的是个跟随阿巴泰的老斥候了,当初追随阿巴泰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以家奴身份自居,不愿意升迁。
此次他多方侦查,小心翼翼的跟阿巴泰汇报着,担心漏报了一丁点自己九死一生带回来的情报。
“说说!”阿巴泰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明军之前打仗是各打各的,互不统属。可是如今打仗,各个村寨之间仿佛成了一个整体,”那斥候心有余悸的说道:“往往你动了一个寨子,其他的寨子便会迅速支援,接着便是铺天盖地的正规军,让人摸不清楚,他们的主力位置。”
斥候继续说道:“凡事可以藏匿斥候的地方,肯定有明军的侦察兵。我们的斥候跟他们的斥候相比,竟然有了很大的差距。他们的侦察兵极其擅长隐藏和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斥候说着,突然想起了在白山黑水间的狩猎。
只是这回,他们成了猎物。
洪承畴没有说话,眼神晦暗的思索着什么。
阿巴泰却道:“无非还是据堡而守的老套路。”
他说得看似轻松,其实心头沉甸甸的。明军在辽西走廊层层布堡,将满清铁骑稳稳拦在关外长达二十余年。
洪承畴倒不担心这些村寨军堡:“我军有红衣大炮,倒是一攻即破。只是不知道何处最为薄弱,若是刚巧撞在钉子上,倒是不值当。”他虽然对满清并不算忠心耿耿,但既然降了满清,总得证明大清的确是天命所归,叛明归清也是顺应大势。
博洛在一旁听了。忍不住道:“管他那么多,只要平推过去,那些村寨莫非还能挡得住我大清铁骑不成!到时候哪个挡路就拆哪个,正好可以收罗些役使的奴才。”
阿巴泰到底是老于战阵,道:“大军在此地扎营,派希尔根带所部人马先去试探一番。”
洪承畴也道:“命祖泽润副之。”
两道军令分别送到了希尔根和祖泽润手中。希尔根是黄台吉当大贝勒时候的护卫。一直贴身学习黄台吉用兵之法。祖泽润是祖大寿的长子,隶属正黄旗汉军,辽将世家子弟。此二人领命之后,先行合兵一处,在大营南面四十里扎营,距离安平县只有二十五里。
若是将保定、天津、真定、沧州视作四个点,用直线相连,便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真定到沧州一线上,正好是多个县城所在。在修筑防御工事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希尔根和祖泽润都知道这种试探攻击的重要性,并不会用全力直扑安平县。两人带领麾下三千战兵,拉了一千多的包衣开路,先从安平县外围的村寨着手,扫清前往县城的通道。
对于清兵而言,他们很少见到这种坚守不逃的村寨,往常都是大军才到,村民要么投降要么逃跑。绝不会困居死地。而现在,村寨里冒着一股黑烟。经风不散,正是示警的狼烟。
希尔根祖泽润远远看到狼烟,不约而同地心中狞笑:不会有人来救你的。
在他们的认知中,的确不该会有大军来救这么个村子。
按照常理,这里的人早就该疏散去县城避难了。官军只负责守卫县城,就那还未必能守住。哪里顾得上一个村子?
然而明军体系从来不按常理出牌。
村寨发出狼烟信号之后,附近村落纷纷行动起来,搭建出一支支装备齐全的民夫队。民兵拿上了武器,进入战斗位置,准备防御本村作战。
驻扎在安平县外的近卫一师第二团已经整装出发。以强行军姿态前往十四里外的庞家庄。安阳东西两侧四十里的饶阳、深泽县,也纷纷动员,驻守两县的守军纷纷向安平靠拢,准备支援。
各个火路墩纷纷派出探马、塘马,一时间,整个华北都像活了一般。
而被希尔根随手挑中的庞家庄,此刻全村五十名民兵上墙,其中二十名弓兵待命,一个身穿大红胖袄,披着皮甲的教官成为庄子里的军事指挥,带着两个民兵卫兵布置防御。他在是在藁城之战中失去了一支手,光荣地转入民兵编制,成为庞家庄的教官。
“火炮上东墙!他们要从那边过来。”教官站在不到两丈高的寨墙上,眯着眼睛查关注着清军的动向。
虽然隔得不近,但是人一上百,脚踩马踏扬起的尘土就是灰蒙蒙一片,是最好的标示,想藏都藏不住。
一门新式火炮很快在六个壮汉的推拉之下登上了东墙,于此同时,二十个民兵也抬着虎蹲炮和炮药、弹丸上墙防御。弓兵纷纷让位给炮兵,持弓一旁等待战斗打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