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芝料她来者不善,但亦没有退让,直直迎上她的目光,道:“是我,二姐。”
沈敏斜着眼睛在她身上逡巡了一圈,沈芝一席素衣在她面前,干净得就像是一株亭亭玉立的雪莲,未施粉黛,就美的惊心动魄,真是越看越讨厌。
她想起那日永定侯世子的那一双眼睛全在沈芝身上,胸腔瞬间溢满火气,尖酸刻薄道:“四妹妹口气大就也就罢了,这勾引人的手段,也是一等一的好,不愧是梅姨的女儿,不过我告诉你,你若是还敢打我夫君的主意,我定不会饶你。”
沈芝听完她的话,一双眸子冷若寒霜,她本不会因为她的三言两语而内心起那么的波澜,但沈敏竟是将她的母亲也一道折辱进去了,这是她绝对无法忍受的。
她的声音清亮如玉珠,落在这院内掷地有声:“二姐说话如此尖酸,若是被不知道的人听去,还以为咱们侯府姑娘都是没教养的呢,再说二姐你还没进永定侯家的门呢,就这般心急地在外宣称自己永定侯府世子夫人的身份,到底是心里多没底?”
“你!小贱人!”
沈敏被她戳到痛处,气得一张脸上青红皂白,像是开了染坊一般,骂了句小贱人后,抬手就想打她。
但下一刻,就被沈芝眼疾手快地抬手挡住了,她从小子庄子上长大,小时候在田里玩惯了,力气自然比这些高门贵女要大些,她将沈敏的手臂攥的紧紧的,注视着她道:“二姐,我奉劝你一句,你这桩婚事是怎么来的,大家心知肚明,总把它放在台面上说,容易翻船。另外,你若下次再敢对我母亲出言不逊,我绝不会放过你。”
沈芝的一双眸子仿若淬了寒冰,一瞬间迸发出来的杀气令人胆寒,全无半点往日的温婉柔和,看的沈敏浑身一抖,她根本没料到,从来了侯府后就安静顺从的沈芝会有这样的一面。
沈芝走后,沈敏呆呆地望着她离开的背影,只觉得后脊背一阵阵发凉,她咬着牙,眸光明明灭灭闪烁不停。
那两个跟着沈敏来的堂姐妹方才早已看傻了眼,她们自然又没料到沈敏会在这庶出的姑娘身上栽了跟头,一时瞪大了眸子,面面相觑。
待反应过来后,她们倒是突然觉得,这沈敏实则是只看似厉害的纸老虎罢了,被沈芝一戳就破,倒是也没什么本事,想到她平日里也曾颐指气使地对待过她们,便借机也对着她冷嘲热讽起来。
“二姐姐可真是好脾气。”
“是啊,平白被那乡下丫头拿乔,竟然还能忍气吞声到一声都不吭。”
“你们……”沈敏没料到两人会如此,气的一时语塞,涨红了脸却无力反驳,只好愤愤然甩袖而离去。
*
晚膳后,沈芝并未向以往一般坐在绣房内绣冬日要用的缎面,而是在屋里翻箱倒柜地寻起东西来,彩珠见状,一时纳闷,上前问道:“姑娘,您在寻什么呀?”
沈芝站在凳子上,正在翻着摆在博古架高处的书册,转头看到彩珠,问道:“彩珠,我先前在藏书阁买来的那部《天元帝纪》,你可见过?”
彩珠挠挠头后,眸子一亮道:“记得,我见姑娘没看几回,便将它收在次间书架上了,姑娘等着,我去给你取来。”
说罢,她转身便往次间而去。
片刻后,彩珠将那本积了灰的书册拿到沈芝跟前,用帕子擦拭干净后,方才递给她。
沈芝向彩珠到了声谢,便差她出去了。
而后,沈芝独坐在灯火下,开始翻看起这本多年前她偶然买下的《天元帝纪》。
天元帝李丰是大永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极为勤勉,更值得称道的事,他一生战功赫赫,当年他横扫边疆,威震外夷,为大永开疆拓土,在位短短十余载,便创下了“天元之治”。
故虽然他英年早逝,史家却对他评价极高,称颂极多。
而当年比这位天元皇帝还要传奇的,便属那个跟在李丰身边东奔西战的少年,也是如今的雍州王,陆远峥。
由于他当年是先帝亲征穆达尔时麾下最得力的战将,故而他的不少事迹也被史官顺带记了下来。
全在这本《天元帝纪》中了,沈芝之所以找出这本书,也是为了借着书中记录之事了解一番陆远峥。
毕竟她即将远嫁雍州,成为陆远峥的王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多了解一些陆远峥,对她将来的日子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且她冥冥中觉得,这陆远峥虽然凶名远播,但或许并非如世人所传的那般面目可憎。
她记得,小时候老师李茗总喜欢给她评说一些已故或是当世的英杰,说到天元帝的时候,曾提过一次陆远峥,当时李茗的态度和一般人很是不同,在她看来,陆远峥的杀伐果决,残暴手段虽然被世人传成可怖的杀神,但换言之,他的杀戮又何尝不是保护了大永的百姓呢?
大永的百姓不该畏他惧他,反而应该感激他。
那番话,至今都让沈芝记忆深刻,自那以后,她学到了,对待任何事情都应该用公允的态度去看,不该被世俗所移。
屋内一灯如豆,沈芝独坐案前,仔细地翻看起来,一直到了后半夜,她才将书册合上,吹熄烛火爬上床休息。
她阖上眼睛,心绪却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关于陆远峥的文字再次浮现在脑海,在她眼前勾勒出那个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少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