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没有胳膊确实挺不方便的,很多四肢健全的人,很轻松做的事情,他却需要很长时间。
比如,去洗手间穿脱裤子,比如打理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头发,比如拿着喜欢女孩的照片打手枪……
总有一些无聊的人,喜欢模仿他的姿势取乐。
他们摆出各种奇怪的造型,用来吸引异性的注意,乔治不知道那些女孩子会不会被那些庸俗的家伙给打动,他们头脑简单,却因为四肢健全,谈过各种类型的女朋友。
而他,却因为失去双臂,永远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
他听到班上的同学说,他像个怪物。
乔治觉得他无法融入这个集体去,他总是独来独往,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一件废弃的教室,因为那个地方可以听到琴房里传出的钢琴声,乔治不知道弹琴的是谁,但是这个琴声却让他感觉到了希望。
某天,同学们再一次模仿乔治取乐。
一个名叫米娅的女孩制止了那些人的行为,她说出了乔治一直以来心里的话,“庸俗,卑劣,你们应该为你们的行为感到羞耻。”
乔治很想和米娅去搭讪,可是因为他的犹豫,最终和女孩错过去了。
乔治和米娅不熟,不过爱情并不需要熟悉,就这样乔治陷入了自己的单相思,他会若有似无的关注女孩,直到有一天,他惊讶的发现琴房里弹琴的便是女孩。
爱情,悄悄地在乔治新田滋生。
可是他不敢上前和女孩说话,也不敢透漏自己的心声。
他想学钢琴,通过琴声向女孩表达自己的爱意,而他确实也这样做了,他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笨拙的学琴。
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乔治觉得生活非常愉快,音乐让他感觉前所未有的充实。
乔治将这一切用脚写在了日记本上。
他不想告诉任何人,谁曾想到,和前夫大吵一架,身心疲倦的托尼太太回家收拾儿子的房间时看到了这本日记,鬼使神差,她打开日记本。
托尼太太非常愤怒,她没有想到自己这么辛苦的赚钱,儿子在学校竟然还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于是在乔治放学回家后,一场母子大战爆发。
托尼太太严厉训斥儿子乔治,告诫他不要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他要明白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自己每天辛苦劳作的基础上,爱情对穷人来说是奢侈品,无论是她还是乔治都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切。
……
和塔玛拉·霍恩过往的作品不同,《拥抱》并不是主角乔治的独角戏,除了主人公乔治外,导演同样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乔治身边的人。
比如托尼太太与前夫以及爱慕者复杂的情感纠葛,比如全程台词少得可怜,一直在弹琴的少女,又比如负责教导主人公弹钢琴的老师。
电影后半段,乔治毅然决然的选择参加和钢琴女孩同样的比赛,他希望让所有人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
而伴随着乔治笨拙的琴声的,是托尼太太面对前夫歇斯底里的尖叫哭喊,以及副主厨耐心细致的准备一顿法式大餐。
故事的最后,乔治终于得到了母亲的理解,母子和好,站在他梦寐以求的舞台,在数以千计的歌剧院,坐在高椅子上,完成了他的奏鸣曲。
台下,他的母亲留下了热泪。
没有人知道,乔治的比赛是赢了还是输了,在乔治的弹奏中,电影走进了尾声,乔治的父亲托尼先生最终被女朋友甩掉了,玫瑰餐厅的副主厨和乔治的母亲托尼太太,在座位上牵起了手。
整部影片在乔治的弹奏中,落下帷幕。
在乔治落下最后一个音符时,银幕黑了下来,观众只能听到歌剧院观众如雷的掌声和尖叫声。
紧接着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再次响起。
字幕缓缓出现。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