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了不是?”老黄伸手虚点了两下,“不过,也不是字画,而是一卷经文。”
“经文?一卷?莫不是唐人写经?”余耀立即便挑了最有名头的来问。
“有见识就是有见识,那请吧!”老黄起身,将余耀和沈歌让进了里间。
老黄拿出来的,是一张宽20多厘米、长两米多的经卷。确切地说不是一张,而是一截,不全。
余耀上眼一瞧,的确是唐代的黄麻纸,历经时间长河,纸质已如枯褐败叶。
字体纯熟端庄,楷书中透出隶意。
经文是《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的一小部分。《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本是梵文,唐代由玄奘译成汉文,一共十六会六百卷。在唐代,手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比较普遍。
“老黄啊,这,你是怎么来的?”余耀一边看,一边问道。
余耀隐隐感觉,这很像是一百多年前敦煌藏经洞里被发现并流出的那批经卷。
1900年,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清理积沙,结果发现了藏经洞,这里面,居然藏有佛教经卷、文书、刺绣、绢画等文物四万多件,其中含有大量的唐人写经。
当时正值清末,当地官员和有头面的人,也没认识到其价值,清政府保护不力,藏经洞里的大部分文物,被各国闻讯而来的“探险队”给弄走了,最后只剩下一小部分,约有一万件,清政府才派人护送运抵京城。
可就在运抵京城的过程中,还少了两千件左右!各种原因,内贼外贼都有。
“收来的啊!”老黄介绍道,“前两天有人送到店里来的。”
“收来的?老黄,我看,这有点儿像敦煌藏经洞流出来的唐人写经。”余耀干脆点明了。
“不像我还不收呢!我看过很多图片和视频资料,是像。那批经卷,大部分流落国外,少部分流落华夏民间;不过,都是清末民国发生的事儿,只要后头传承有序,问题不大。”
“那,货主是个什么人?”余耀又问。
“是个老太太,说是老头子生前留下的。”老黄应道,“我还特地问了问儿女同不同意,她说一儿一女早就把老头子留下的东西给卖了!这一张没头没尾的,都不感兴趣。她也是年前收拾打扫才想起来,心说干脆卖了置办点儿年货。”
“合着他们都不识货啊!”
“识货的毕竟是少数人,黄麻纸再卷成一卷,一般人哪会觉得是好东西?”
余耀点点头,继续审视经卷,不过看着看着,脸色越来越沉,最后眉头皱了起来。
老黄在一旁察觉有异,“怎么?到不了唐?”
“这纸是没问题,字体感觉也有唐人风骨,只是这墨色,似乎不太对头。”余耀对老黄也没过于客套,“你多少钱收的?”
“不贵,几千块。有问题你直接说就行,也不会有什么大损失。”
“我感觉,这像是民国的老仿,而且很可能是那批极致高仿!”余耀最终说道。
老黄一愣,“怎么个极致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