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亲戚(1 / 1)

俞善提起笔, 草草地在红印旁边签下自己的名字。

程主薄伸头一看,还笑容满面地夸赞一声:“俞娘子的字甚有风骨啊。”

“大人谬赞了, 风骨谈不上, 只是略识几个字罢了。”俞善礼貌地谦虚了一句。

自家人知自家事,她这笔字也就是中规中矩的水平,能得到程主薄开口夸赞, 可能是反差太大造成的——刚才还说让她按手印就好呢, 估计是觉得她就是个目不识丁的村姑。

俞善可没错过自己写下名字的时候,程主薄脸上那一闪而过的诧异。

如此你来我往地寒暄几句, 小吏那边已经称量完毕, 照例唱了“完税”。

程主薄又和蔼地对俞善说:“我同郭县尉也是多年的交情, 你既是他的亲戚, 大家就是自己人嘛。以后若是有什么事, 郭县尉太忙顾不上的话, 可以直接来衙门找我,同找郭县尉是一样。”

亲戚?我跟郭四通郭县尉郭大人是哪门子的亲戚?

俞善一头雾水。

她还不知道,因着杨大人和郭县尉两个对她的照顾, 现在衙门里都在传, 说她是郭县尉的夫人家里的远房(穷)亲戚……

之所以没人怀疑她是杨大人的亲戚, 是因为人人都知道杨大人家在京城, 乃世家大族出身, 八杆子也打不着她这个小小的农家女。

对此一无所知的俞善忍住了满心的疑惑, 面露感激地行了一礼:“小女在此先谢过大人关照!”

“好说, 好说。”知道是关照就行了,程主薄等的就是这句话,闻言满意地捋着胡须, 颌首笑道。

做好事哪有不留名的。

凡事都要讲究个礼尚往来嘛, 今日他主动对郭县尉的亲戚照顾一二,等到他日若有什么事求到郭县尉头上,也有个现成的人情可以请托。

俞善哪知道程主薄这是上赶着要给自己“施恩”呢。

她笑得脸皮都快僵了,终于熬到称量完毕,取了完税的凭证,立刻跟程主薄告辞。

“下一个。”小吏喊道。

俞信就排在俞善的后面,闻言赶紧上前。

这还是他头一回以户主的身份自己来缴纳田税,说起来还有些小小的紧张呢。

父亲俞怀清过世以后,二房的田地就托给大房照料。

那时老宅又没分家,年年都是带着他走个过场,负责按个手印,顺带着就把二房那八亩地的田税一起缴了。

俞善没走太远,就站在一旁,看着俞信一个小人儿偏偏要做大人样,泰然自若地上前给程主薄行了一礼:“晚生俞信见过大人。”

程主薄听着是个孩子的声音,不由地又抬起头来,见果然是一个身穿长衫的孩子,又听他自称“晚生”,就知道俞信正在读书。

程主薄下意识就坐得端正了一些,这也是他骨子里对读书人的敬畏。

不为别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眼前虽是一个小小的读书郎,谁又能保证过上几年,不会变成秀才、举人呢?

只是客气一些罢了,总没有坏处。

程主薄一翻黄册,才发现这个叫俞信的孩子,其已故的父亲竟然还是个秀才,可谓家学渊源,是个读书种子啊。

再仔细一看,咦,居然跟刚才那个俞善小娘子竟然是同父同母……

不是,那为什么俞善小娘子立了女户,这孩子小小年纪还未成丁就又自立一户呢?

这情况有些复杂,程主薄一时有些懵了。

他把手中的黄册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这才清咳一声,含糊地回应道:“不必客气,你有礼了。”

程主薄一边说着话,一边忍不住抬眼去睃刚才跟他说小话的吴志兴:什么情况?这也是郭县尉的亲戚?

吴志兴一脸无辜地看着程主薄:亲姐弟啊,姐姐是,弟弟肯定也是啊。

行吧。程主薄倒无所谓,不过八亩地罢了,几斗米的事儿,干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于是他又大手一挥,啪地盖下印章:“……俞信,年十岁,不成丁,名下田地八亩,共计田税十二斗。俞小郎,上来签字吧。”

这边签着字,那边还是杨庄头几个人,一起抬了准备好的粮袋上前称粮。

那负责称量的小吏跟程主薄他们之间早有默契,凡是对完鱼鳞册和黄册,程主薄叫直接签字的,都是不能克扣的对象;

反之,则要等小吏称量完田税,等这些泥腿子缴够数了,小吏才会唱“完税”,然后程主薄那边再叫人按手印,取凭证。

其实不光是他们这样行事,衙门里分别派了几队人到乡间收税,都是如此操作的,这已经是不成文的默契了。

不过,这些手段也就是用来对付这些升斗小民罢了,真正家有良田千顷的大地主,根本轮不到他们上门收税盘剥,那都是上官们要管的事了,里面的水只会更深。

程主薄想着想着,暗自伤怀:可怜他钻营多年,也不过得了一个主薄之职,还要在这里风吹日晒,坐在一帮泥腿子中间,计较着一升一斗的得失。

他又不由地高兴自己今天卖了一个人情给郭县尉,那可是杨大人面前的红人啊。

程主薄盼望着自己知情识趣地关照了郭县尉的亲戚,日后郭县尉能回报这个人情,多多的提拔他才好啊。

对对于这一切毫不知情的俞善和俞信两姐弟来说,今天算是托郭县尉的福,沾了不少光。

尤其是俞信,最后一斛那两斗田税,刚刚挨到铁斛上二斗的那条线,小吏就叫停了,比起俞九叔一家的待遇,岂止是好了一点点。

姐弟俩走的时候,吴志兴跟程主薄打了招呼,追上来跟俞善说话。

程主薄巴不得吴志兴多跟对方提点自己今天的照顾,当然是痛快的允许了。

吴志兴今日是公差,他穿着一身差役的衣裳,挎着腰刀,还有几分威风,往俞善姐弟俩身边一站,像门神似的。

旁边等着纳粮的队伍里,本来有人脚下蠢蠢欲动想来拦住俞善打听,也被吓得赶紧缩了回去。

村里向来就没什么秘密,但凡有人聚集的地方,消息就传得飞快。尤其是今天,各家各户都派了人来缴田税,人特别的齐。

刚才俞善名下的田产曝光,那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村子。

就这一会儿功夫,该知道的人就全都知道了,自然也就传到了俞家老宅人的耳朵里。

与此同时,大家都亲眼目睹了衙门里的大人对俞家姐弟俩的照顾——交税不受盘剥,这事儿比之前听说衙门专门派人来抓贼的冲击力还大。

别人心里怎么想不说,俞老头是按捺不住,想要让俞善去跟那个收粮的大人求个情,结果脚都迈出来了,硬是被吴志兴给吓了回去。

俞老头还记得就是这个差役,伙同善丫头上门吓唬他的时候真是恶形恶状啊。

俞老头简直是恍然大悟,原来俞善那死丫头那么早就在衙门找到了靠山啊,怪不得敢这么六亲不认的,看来是一直有人在背后撑腰。

可仔细想一想,俞老头又觉得后怕,万一这死丫头一狠心,果真把他这把老骨头也弄到大牢里走一遭怎么办?

他可不像老四那么年富力强,搞不好就见不着外面的太阳了。

惹不起总躲得起吧?这么一想,俞老头去找俞善的心思就又淡了几分。

这段时间老宅的日子实在是难过。

今年年景不好,收成赶不上往年不说,春耕时老宅的劳力不够,有几亩地压根儿就没种东西,可荒田照样要交田税呀。

说来也是倒霉,家里向来最顶用的老大恰好就在夏收时受了伤,能干的大郎也去了河堤服役,家里缺劳力,不得不雇人收庄稼,已经是多花了一笔;

老三借着腿伤,整日里躺在床上不事生产,也是个光吃不干活的货;

老四一家子被分了出去,又带走了四亩田地,俞老头至今想起来还心头割肉一般。

饶是这样,老四那个没良心的还不知足,昨日又回老宅闹了一场,振振有词地说地虽然分给他了,可今年夏收的粮食不在他手上,那今年的夏税就不该他交,非赖着要老宅替他交那四亩地的田税。

一家子吵吵嚷嚷地闹腾了半天,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邻居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偷偷地把村长俞怀安给叫过来评理。

俞怀安向来看他们一家子不顺眼,这回可逮着机会了,也向着老四那个逆子说话,说什么这夏税收的就是上一季的收成,老四既然没得粮食,那田税就还得老宅再交一回。

哼,说得倒轻巧,这里外里的算下来,老宅还剩下的那点儿粮食够不够这么一大家子人嚼用啊?

如今城里的宅子铺面都没了,少了杂货铺的补贴,就剩下地里的收成支应着,智哥儿读书的钱从哪儿来?

这一天天的下去,总有一天坐吃山空!难道,不让智哥儿读书了?倒是能省下一大笔开销……

这个念头刚一起,俞老头灼热的眼神就忍不住盯向程主薄,还是当官好啊。

没看见俞怀安跟陈里长两个平日里在乡间高高在上的人物,都只能站在程主薄的身后候着,连个座儿都没有。

而更让俞老头挪不开眼的,是程主薄手里拿着的那方印章——那印章时不时落下,一个庄户人家辛苦一年能剩下多少,全都掌握在那小小的一方印章下面。

所以还是权势好。

俞老头越看越眼热,他不由重新坚定了信念:现在老俞家有两个读书苗子,就算智哥儿考不上,还有信哥儿呢。

一笔写不出两个俞字来,俞善那死丫头再犟,最后还不是得替老俞家养活出来一个读书人,她赚的钱还是花到俞家人身上了。

不论智哥儿、信哥儿哪一个考出来都好,到时候他就是秀才公的爷爷,举人老爷、状元郎的祖父……

为什么俞老头下意识里开始考虑智哥儿会考不上,俞善不得而知;

就像俞老头也不知道,俞善名下所有的产业写得都是俞善的名字,俞信人小主意正,早就言明了姐姐挣来的家业就该是姐姐的,与他无关。

不仅如此,俞信还告诉姐姐,既然他和那八亩地都要辛苦姐姐来照管,那二十几石收成自然也辛苦姐姐笑纳了,希望姐姐不要嫌弃。

毕竟他只是一个还要靠姐姐养的小孩啊。

吴志兴跟姐弟俩走到一个人少的地方。

他左右看看确保没人能听见的时候,才压低了声音对俞善说:“你那前小姑父最近在县城又惹出乱子了。”

最新小说: 只是一只猫 我的美女姐姐那些年 遇虎 兵神 BOSS别闹 有凄足焉 武道圣主 在霍格沃兹的中国留学生 神医王妃 战神 (踏雪真人)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