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26章 新型枪械</h1>
步入兵工厂那宽阔明亮的车间,马迁安感到自己的心都快要飞起来了,眼睛转来转去,带着些许贪婪。车间里,一台台机床有条不紊的运转着,工人全神贯注的忙碌着,运载着大批标准零件的电瓶车不断进进出出。这里的每个人都洋溢着坚定与自豪。
马迁安眼馋。自己抗联缺枪少弹的状况令他心中痛苦不堪,他多么想抗联也拥有这样一份产业。
他摇了摇头,甩掉了这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连固定的根据地都没有,被rb人追的满山跑,哪里能建立兵工场?
基里年科夫的同学,兵工厂总工程师卢萨早得到电话通报,见基里年科夫一伙人到来,二话不说,立刻将他们引入摆满了各种轻武器的研究室,在宽大的平台上,分解后的枪支零件已经按一定顺序摆好。
“马,可以开始了吗?”基里年科夫急迫的搓着手,问道。
“当然!”马迁安虽不是技术迷,但他是军人,看到军械自然而然的就生出兴趣。
基里年科夫安排好这里的人员后,兴致勃勃的拿着马迁安画好的一些零件图纸跑到车间里去加工。
马迁安没有急于制作其余零件的图纸,他翻来覆去的检验着“苏奥米”和ppd-38,将这两种枪支拆来拆去,用心回忆着自己曾经摆弄过的50式*。
50式*是共和国1950年仿制的波波沙41,曾在朝鲜战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被56*(ak-47)代替。有些细节他真的记不清楚了,但他知道原理。其实要他现在描绘阿卡系列则是更容易的事儿,毕竟使用过很长时间,但他现在还不准备推出阿卡系列,免得太过于惊世骇俗。
回忆枪械尺寸是一件痛苦的事儿,但在一群专家的辅助下,工作还是磕磕绊绊的前行了。一流的枪械设计师基里年科夫,一流的机械加工大师卢萨,还有十数位浸淫枪械多年的工程师,这么一大群干劲十足的家伙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
在马迁安断断续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理论的指导下,整只枪的设计理念渐渐成熟了,剩下的工作就是不断去试制,以找到各种零件最佳适配,弹鼓则是老实不客气的应用“苏奥米”现成弹鼓原理,只不过改动一下尺寸数据,以配合供弹口。
整整三天三夜,这间研究室始终热火朝天,人流不断,一大群人废寝忘食,期间不时因为各种问题爆发争吵,最激烈的时候,曾有两位工程师因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木材*,以使整枪重量更轻,更能使全枪的重心更合理,扳机是长一毫米还是短一毫米的问题互相顶牛,粗口连天。
这三天三夜,几乎谁都没有注意到门口的诺维奇少校,因被限制进入研究室,诺维奇只好天天蹲在门口抓耳挠腮,急不可耐,除了他必须监视马迁安外,还有一个原因,他也想看看被大家吵得沸反扬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