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一百四十六章 寺中待产</h1>
第一百四十六章寺中待产
听王平安叫出惠正的名字,念苦一愣,止住话头,颇有些惊讶地道:“难道小施主也知道惠正大师的名头?”
王平安嗯嗯两声,心中浮现出一个俊俏的僧人轮廓,他当然知道惠正是谁,那惠正的耳疾就是他给治好的啊!
殿中别的人倒也罢了,可丁丹若却叫道:“惠正,他不就是那个白白净净的俊俏和尚吗?”
念苦咦了声,诧异地看向丁丹若,问道:“怎么女施主你见过惠正大师?”
丁丹若得意洋洋地道:“我当然见过,他很年轻的啊,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反而称他为大师?我家夫人曾说过,他当和尚可惜了。”顿了顿,提高声音道:“他的耳疾不就是听不见声音嘛,被我家少爷拿针随便扎了扎,立时就好了!”
念苦这回不是诧异了,而是大吃一惊,硬生生地把脖子拧了回来,看向王平安,大声道:“难道,莫非小施主就是那个大有名头之人?你就是将惠正大师耳疾治好的少年?”
王平安正想回答,却听念苦又补了一句:“在佛祖的点化下!”
唉,这可真是没的可说了,啥事都非得往佛祖和菩萨身上扯,难道普通医生不得到点化,就不会看病啦!
在佛寺之中,菩萨座前,王平安自不会说什么别的,为了避免浪费不必要的口舌,王平安嗯了声,点头道:“当时惠正大师患耳疾,在下用针给他治好了……对对,是在佛祖的点化下,当时只见天空中有白光一闪,我脑海中便浮现出了运针之术,所以便将惠正大师的病给治好了!”
他转过身子,对欧阳利道:“咱们走吧,看看食宿是否安排好了,赶路劳累,大家早些休息吧!”他都不敢再和念苦说话了,这念苦有点象电影里的唐僧,要多啰嗦,就有多啰嗦。
可他想走,念苦还不干呢,一把拉住王平安,道:“天色还早,如现在便去睡觉,岂不是浪费了大好光阴。惠正大师说你有佛缘,而老衲一见你,便也立即感到佛缘就在你身。小施主,老衲斗胆问一句,你确是人称平安小神医的王平安,王小施主?”
王平安很客气地道:“在下正是王平安,至于小神医之称,那是徐州百姓们的错爱,对于医术一道,在下只是略通皮毛罢了!”他轻轻的甩了甩袖子,想把念苦的手甩开,他可是怕了这老和尚,万一被缠上,估计今晚就别想睡了!
念苦把他的袖子却抓得更紧了,另一只手扬了扬那张纸,笑道:“平安小施主,你有佛缘,却不自知,看来老衲只好代替菩萨,开导开导你了!你可知这种放在香案上的纸,是做什么用的?”
王平安看到那纸的背面印着观音像,便知肯定和“佛缘”有关,他硬着头皮道:“这纸印制得如此精美,我用了两张,主持你便心疼了。也罢,我赔你便是,欧阳大哥你快快拿两贯钱给主持,然后咱们好去睡觉!”
欧阳利忙答应一声,就想从怀中掏钱。
可念苦却摇头道:“这纸你可赔不起,它是用来承载菩萨意旨的呀!”
他终于松开了王平安的衣袖,指着纸背面的观音像,道:“我白马寺里供奉的菩萨共有两百余位,每位菩萨的座前都有这种纸,只是纸背面的菩萨像不同而已。寺中香火鼎盛,每天来朝拜的百姓不下千人,每当菩萨听到了百姓的祈祷,要显灵之时,便会在这些纸上写下意旨,百姓只要照着做,便能心想事成了!”
王平安咝地抽了口凉气,原来唐朝的白马寺里,竟有这种风俗,这纸是用来昭示神佛意旨的!他问道:“可曾有过菩萨显灵,在这些纸上写下过意旨?”
念苦笑道:“当然有,从汉代而降,哪朝哪代都有菩萨显灵,将意旨记在这些纸上,而且每当纸上显出菩萨的意旨后,就会有高僧或是雄才现世!只不过咱们大唐以前却还没有出现过,直到今日才有!”他笑眯眯地看着王平安。
王平安有心说:“你上当啦,这种所谓的神仙意旨全是人为假造的,就连陈胜起义时,不还弄条鱼,肚子里头塞上块布,写着陈胜王呢吗,这招都用烂了,史书上到处都有写的!菩萨一显灵,就有高僧或者雄才们现世,可不得现世嘛,因为那些意旨就是他们自己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