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416章 朕的大唐亡了</h1>
立秋过后,日变短,夜变长。
天也一天比一天凉快。
八月初七。
夜。
登基的前一夜。
张超一家人已经搬进了紫禁宫,入宫第一件事,张超把紫禁宫,改回紫微宫。
登基用的冠冕礼袍都准备好了。
殿内省尚衣局女奉御带着一群局内宫女围在张超四周,为他试衣。尚书局的人手艺非常的高超,衣服袍冠鞋袜等都非常的贴身合适,不大不小刚刚好。
这些人也是非常辛苦,她们负责宫中皇家的衣服,不但要制作,而且每天半夜就要开始熨烫衣物,等皇帝起来前,就要把衣服准备好送过去。
衣服熨烫的很整齐,而且熏过衣。
上玄下赤的龙袍,颜色偏暗,这种色调张超并不喜欢。赤是暗红,玄色,则是先染白再染黑,黑中扬赤。
皇帝的这套大礼服,其实还是起身周,一直延续到如今,象征的是正统。
奉御捧来旒冕。
皇冠严格来讲,不叫冠。
皇帝戴的叫冕,冕和冠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说这都是戴在头上的物件,但对于帝王而言,含义就带有唯一性和推他性了。
就好比皇帝自称朕,朕虽然也是我的意思,但除了皇帝其它人不能用。
冠,就好比我,很平常,谁都能用,甚至连猴子都能戴。
但冕,则独显尊敬,彰显身份。
所以加冕、卫冕也就拥有独特的含义。
冕,天子、王侯、卿大夫才能戴的帽子,说文解字里专门注明,冕,大夫以上冠也。
帝王冠冕,就是皇冠,皇帝才能戴的帽子。
这个帽子也一样是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的式样,
大体由“綖”、“旒”、“缨”、“紞”、“纩”、“紘”等组成。
綖,就是头顶上那块长方板,前圆后方,寓意天圆地方;旒,就是悬挂在方板前后的那个珠玉帘,一般用五彩丝线穿五彩珠玉串连而成;
缨,冕板左右垂下的红绸绳;
紞,有专门用途,也是丝做成的线绳,线绳下端有个黄色绵丸,专用名词叫黈纩;
纩,其实就是挂在紞头上的玉,谓之瑱,因为两块瑱正好位于左右两只耳朵旁,所以又名充耳、塞耳;
冠冕如何固定在脑袋上?用一根叫做玉笄的东西,其实就是俗称的簪子;玉笄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这样才能把整个冠冕固定住,叫做纮。
旒,就是挡在天子眼前的那个珠帘。
天子冕十二旒,前后各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戴着冕,前面还有一排珠帘,这是会挡住视线的。
魏征和房玄龄、马周、孔颍达等一群重臣站在旁边。
孔颍达做为翰林学士,又是孔圣后裔,他问张超。
“旒珠垂于眼前,会挡住君王视线,可陛下知道为何一直以来却要挂这十二串旒珠呢?”
明日就将是登基御极,因此现在开始,大臣们也开始尊敬张超为陛下。
张超当然也是知晓一这些这旒珠缘由的,不过还是笑着问,“学士定然知晓深意。”
“旒珠确实大有深意,汉书东方朔列传里曾记载东方朔的一番言语。他曾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一个人过于苛求明白就会曲高和寡,也就少了信徒和朋友。所以说,做为统治万民的帝王,头上戴个特制的帽子,帽子前面坠上珠帘,正是用来适当摭挡视线的,两耳旁边堵上玉块,正是为了适当降低听觉的。
蔽明和充耳这两个词,十分形像。
“陛下可知为何特意要摭住一些帝王的视线,堵塞一些他的耳朵呢?”
张超明白这也是古人的一种思想体现,要求当皇帝的人,主要精力要用在嘉奖有德之人,忽视和赦免人的小过失,不能苛求完美。这体现的其实是一种中庸之道,凡可不可过于较真。而中庸,正是不走极端。
该睁只眼闭只眼的时候,也要睁只眼闭只眼,难得糊涂。
“学士果然学识渊博,一顶冠冕,也能说出这么一番大道理。不过这话确实对,身为帝王,统领万里河山,亿兆子民,应当有选择性的去看,有选择性的去听。目光应当去看到天下的不足之处,看到百姓的艰苦。耳朵要听到忠恳的建议,听的进那些治国的良言忠告。”
张超几句话,让孔颍达等都称赞不已。皇帝心里能清楚这些,自然是社稷之福。
明天的禅让大典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了。
“承乾那边呢?”
既然是禅让大典,自然就得承乾出面。
不过禅让大典中,最重要的人却不是承乾,而是奉送皇帝玺绶的行事官,汉魏禅让时是以御史大夫行事,目的除崇重禅让仪式外,亦象征着旧汉官僚向魏朝皇帝臣服。
而魏晋禅让以太保加太尉组合奉送玺绶。太尉源于东汉皇帝即位礼仪,太保则出身尚书顾命。
魏晋以后,则各朝禅让基本上沿袭太保加太尉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