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发展纲要</h1>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发展纲要
九月,大宋各地秋收,统计数据通过各路电报一一送了上来。
苏油向高滔滔和赵煦呈上了一份奏章,准确说是一本书——《皇宋发展纲要》。
发展纲要以苏油最早给神宗建议的十件大事为纲,不过这次具体到了操作,每件大事有分作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未来展望。
然后根据这些又分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最后又对短期目标做了三年规划和预算。
这是一份细致到令人发指的大文件,就拿宋人最关注的教育事业来说,里边统计了全国各地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历程,目前状况,从小学到国子监的授课内容,包括新出现的慈善小学中学学院的课程编排。
还统计了全国的识字率,各阶段适龄的应入学人口数量,与现状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
然后分析了大宋如今各行业的构成,需要用到的学问,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其优劣性各在什么地方。
后面还分析了当前师资力量、生员构成、学校、教材、学费、人才选拔等内容。
这么多的内容,还仅仅是《发展纲要》里,《教育》一门,《回顾与现状分析》一章中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则是着重于数据分析,阐述国家要发展,落实在学校建设方面,存在哪些具体的缺口。
而这些需要里边,哪些是近期的,迫切的;哪些是中期的,应该发展却又受现状所限制的;哪些是远期的,可以暂时缓一缓,但是却又值得期待的。
第三部分才说道该如何一步步的实现短目标,比如学校该成立多少,怎么配置,教材需要哪些,怎么编写,教师的培训和分配,书籍印刷,学校管理机构如何进行计划、指导、监督,该成立什么机构监督,归那个部司管辖,需要耗费多少国家财政等等。
十件大事,每一件都是按照这样的体例来编纂,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短时间里能够拿出来的东西。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苏油在元丰二年入京与赵顼相谈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除了关于现状有了一些补充,将统计数字重新进行过修改之外,里边的调研内容,肯定经过历年无数次的查改增删。
也就是说,蜀国公从元丰二年开始,就已经把自己当做储备宰相,开始行动了。
文彦博、吕公著组织各自的班子挑灯夜读,从六部索要数据,相互对照核实,最终给予了这部《纲要》高度的评价。
说白了,还是精细纯老三样,但是这个《纲要》里边,充满了一种哲学思维。
理学的身影,在《纲要》十件事中,无处不在,让人大开眼界!
这不是纲要,这是著作、文献,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新型模式!
它就不该叫《皇宋发展纲要》,它的正确名称,应该叫《理学思想指导下的建国方针》。
值得庆幸的是,苏油已经用九年时间,做完了统计分析方面的绝大多数事情,现在留给大家的工作,就是一起来拍板——这部纲要,它说得到底对不对,里边提到的事情该不该做,如果该做,那如何做,哪些先哪些后。
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将短期任务模块各自领下去,按部就班加油干的问题。
花了十天时间给大家消化,之后苏油组织两制上官员,又在都堂展开了急切的讨论,吵成一团。
最后文彦博怒了,一件件的来,先找出迫切的,最可行的,对大宋立竿见影的!
十件大事里边,官制改革基本完成,甚至在苏油的干预下,将以前的胥吏也纳入到了官制改革体系当中,甚至可以算是划时代的巨大的进步,已经超过了之前的唐制和之后的明制清制,组织能力算是站到了封建王朝的最高处,但是在苏油眼里,还是过于粗糙。
不过官制才改革了不久,而且相比后世还有一个重要差别,那就是官员本身的素质短板和官员录用考核体系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