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鱼腥味,只有鱼的鲜味,不浓烈,却是祝陈愿喜欢的口味。
但祝清和的吃法却跟她截然相反,他也很喜欢吃鱼冻,喜欢多沾点五辛醋,几口鱼冻下肚,嘴里醋和鱼的味道还没散去,再喝一大口粥。
“用鳞片做滴酥水晶鲙,只能算是物尽其用,其实最好吃的鱼冻,还得是煮完鱼剩下的汤,等到第二日成冻,味道正好,还能吃到里面的鱼肉。”
祝陈愿开始发表自己的高见,吃着碗里的,嘴上说得又是旁的吃食,脑子里想着的又是,今日午食她煮鱼时,汤得多放点。
吃完早食,院子里的雪越积越厚,已经能没过脚踝。
刚扫出来没多久的小道又积了层薄雪,鞋子踩在这上面,最容易滑倒。
“你们待在里面别出来,我和你爹去外面看看,今日的路还能不能走。”
陈欢说着就和祝清和拿着扫帚走远了,留下祝陈愿和祝程勉大眼瞪小眼。
“你和雪蹄玩着吧,我做点雪花酥。”
扔下这句话,祝陈愿往厨房里头走去,里面有个大柜子,放的是她买来的米面。
做雪花酥前,得先烧热锅炒面。
舀出几大勺的白面,不能直接放到锅中,得先用重罗过筛到完全没有任何的异物,再倒入烧热的锅中。
她取出一把没有沾水的木爬,翻炒锅中的白面,祝程勉帮着她看火,火势不能过大,不然还没翻炒几下,白面就会糊在锅底,那样炒出来,只有焦臭味。
熟透的白面呈微黄色,倒在盘里,再拿出木槌碾碎,等细碎到没有任何颗粒物,再拿重罗过筛一次,炒面才算完成。
“也不知道阿禾什么时候回来,她最喜欢吃雪花酥了。”
祝陈愿嘴里嘀咕着,手上动作没停,往锅里倒入酥油,捞起锅里的油渣。
炒面不能一股脑地倒入锅中,她用手抓起炒面,撒到热油上,等面粘稠得恰到好处,才放白糖末,放入枣圈、榛子和嘉庆子,用木爬搅拌均匀。
糊成一块的面团放到模具中,用擀面杖擀平,冒出来的白气带着面香和果香,要是能就着点汤或茶喝,那才刚好,不然干吃着会口干舌燥。
祝陈愿拿一把大刀,给面团切成小块,边角整齐划一,连大小都一样,码在盘子中的雪花酥看着就很诱人。
“阿姐,给我吃一块。”
祝程勉不住地咽口水,看到祝陈愿做好后,都没有说给他吃,他急得拽着她的衣角,声音急促。
“就一块,你慢点吃,别噎着。”
祝陈愿拿了一块给他后,就听见后院有敲门声,声音听起来特别的耳熟。
她小心地从清扫好雪的小道上走到后院,门外悄无声息。
直至打开门闩。
门外撑着伞的女子和祝陈愿四目相对。
她梳着松散的发髻,眉目清冷,像是今日的雪都落在她的眉间。
“我道今日怎么就下雪了,原是要迎你这娇客来。”
祝陈愿戏谑道,脸上还挂着促狭的微笑。
“我这娇客呀,昨儿个刚回来,还没歇息呢,今日冒着大雪过来,你可有想好怎么招待我?”
宋嘉盈在旁的地方,总是板着脸,一副不好亲近的模样。一到祝陈愿面前,她可不会再端着,怎么舒服怎么来,比祝陈愿还爱闹会玩。
她提起裙摆跨过门槛,和祝陈愿并肩前行。
“一早做了雪花酥,本来是给自个儿解馋的,没成想,你闻着味就来了。”
祝陈愿说着,捂着嘴巴噗嗤一笑,惹得宋嘉盈伸手锤了她一下。
两人可以说是从小一起长大,明明一个生在青州,一个生在宿州,两地相隔十万八千里,偏偏就是有缘。
祝陈愿生下来弱得跟只猫崽子一样,她太公还是太医呢,却医不来小儿的病症,只能给她施针吊着命。
写信给了医小儿的老友,才得知宿州宋家有医小儿很厉害的女大夫,专治这种先天不足的病症。祝清和夫妇二人就辗转几地带祝陈愿过去求医问药。
这女大夫正是宋嘉盈的祖母,为了给她医病,陈欢租了间院子,每天带着祝陈愿上门问诊,当时宋嘉盈也才刚满月,两人投缘,时常凑在一起玩,关系也越发亲近。
哪怕后来她回到了青州,两人也没有断了联系,前两年又到了汴京城,没想到,宋嘉盈的父亲升做京官,两人又重聚到一起。
“要不说我们两个心有灵犀,在宿州被我太婆管教着,这也忌口,那也忌口,嘴里都淡得没味,正就馋这雪花酥呢。”
宋嘉盈说得欢快,脚步也轻快,雪天地滑,差点就摔上一跤,还是赶紧扶着祝陈愿的身子,才止住自己往前滑的步伐。
这一点小插曲,她完全不在意,挽着祝陈愿的手臂往前走,嘴上还念道:“太婆还问我,岁岁身子康健否,可没再生过病吧,你让我带给她老人家的吃食,她吃着觉得好极了。”
“转头就嫌弃我来,说人家岁岁跟太婆学得一手好厨艺,怎得我让你学点医术,你横竖就是学不进去,一头钻到那香罐子里去了!”
宋嘉盈不止学着她祖母的声音,还配合着动作,叉腰外带横眉怒目,把祝陈愿逗得忍俊不禁。
“哎呀,岁岁,你什么时候养的小犬呀,它看上去好威武。”
宋嘉盈瞧见雪蹄,夸张地喊道,一点也不怕雪蹄怕生,扑上去就摸着它油亮的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