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755章 虱子多了不痒</h1>
上梁不正下梁歪。
不管魏公公承认不承认,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和影响下,他的部下们正以最快的速度学习着他老人家的先进经验,并将之发扬光大。
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下限更是会被一步步降低的。
一直以来只顾忙于捞钱出海的魏公公忽视了军纪,并有意无意的放纵,结果,使得他的魏家军正快速转变为一支“向钱看”的军队。
这是一个不好的开端,也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因而,醉元楼中的魏公公在听闻了下关发生的事情后,他老人家立时变得不开心起来。
然后,用“下不为例”安慰自己,并深刻反省并自责,发誓等摆脱经济危机后,一定要加大军队建设,重视军纪,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的天子亲军。
反省过后,则叫真田赶紧传话给郑铎。
也不是什么教训的话,这会去喝骂郑铎,撤走人马反而不好,不利军心稳定,再者,事情是西商们引出来的,这板子也不能打到自家人屁股上。
闹一闹,胡搞一下也好,债多不愁,名声反正也不好。
大差不差?
郑铎反复思量着这四个字,然后便让人去给名单上各家土豪带话,让各家主事的马上到山陕会馆来,如果不来,那后果自负。
尔后,勒令各部“大差不差”,不要闹出人命来。
“大差不差”这道军令到了下面具体执行的军官耳中后,大抵就理解成有油水就榨,没油水的让人滚蛋。
那么什么是有油水,什么是没油水,一看军官的心情,二看抓住的家伙穿的怎么样了。
谁让上面没给个具体标准呢。
在朴实的官兵眼里,穿的好的不是有钱人是什么!
……
事实证明,学好难,学坏容易。
扬州乃两淮繁华之地,下关之地更多富甲盐商,官兵公然得了命令入得这富地,岂能不“有所作为”,放手大干一票。
土豪富商家里乱作一团,大街上的普通商人和过路百姓也是受了池鱼之殃。
唯一还让人心安的是,魏公公的这些兵,不管是倭兵还是马匪,亦或家乡的子弟,还是那两广的赤佬,总算还知道自个是大明皇帝的亲兵,因而没有干出借乡亲们人头一用的恶事。
只要钱,不要命,也算深得魏公真谛。
这个公然带着手下想要和商人好好说道的小旗,和魏公公也是沾亲带故的。
这位也姓魏,叫魏有良,按辈份算,当是魏公公的叔伯堂侄孙,见着他老人家得喊一声“十三公”呢。
也是托“十三公”的福,魏有良才成了今日这般样子。
从前人可不是这样的,很本份的一个人,叫人打个耳光都不带吭声的。现在嘛,嘿嘿,当真是上头只要不管,他就什么都敢干。
现在,肃宁子弟都流传那么一句话,说啥咧?
说的是魏公公就是见不得乡亲们受穷,这才带大伙出来捞一捞的。
所以,大家伙就不能辜负了魏老二的好心,就得卷起袖子使劲干,日后也好风光回乡,光宗耀祖。
有钱,就风光。
魏有良满意的看着被手下逼到墙根的商人,这家伙穿的这么好,弟兄们跟你借两小钱花花那是给你面子,莫要给脸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