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四百九十章 应该是回家(求订阅!)</h1>
…
宋国又没钱了?
嗯……也不能说一点都没有。
但指定不够支持跟辽国开战的,毕竟封桩库中的钱也是有限的,而要跟北辽全面开战花费必定少不了。
而且,上次派兵北上,封桩库中的钱银已经动用了大半。
有人可能要说:啥,这才打了一仗,大名鼎鼎的封桩库就没了一大半?
的确是样。
说起来,还得说回到征田虎、王庆、方腊。
当初,赵佶跟李衍借了五千万贯征田虎、王庆、方腊,其实本够用的。
可将往昔欠西军的军费补上,就花了大半。
剩下的,赵佶君臣七挪八用,很快就用没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赵佶君臣大手大脚贯了,又赶上这个多事之秋,所以这点钱哪里够用?
这就导致征田虎、王庆、方腊的大军立功了之后赏钱没地方出。
不仅如此,就连征田虎、王庆、方腊的大军的军费,赵佶都付不出来——征田虎、王庆、方腊,共立时了一年多时间,这些出征军队的总军费加到一起,也有一千万贯。
万般无奈之下,童贯等人只能默认征田虎、王庆、方腊的大军在江南地区烧杀抢掠祸害百姓,为宋朝留下了无数隐患。
吸取了江南地区的经验,上次北上,赵佶启动封桩库,将以往欠下的响钱和赏钱全都补齐了,又让大军带上很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准备在收复燕京后奖赏将士们,免得他们像在江南一样在燕京烧杀抢掠,进而坏事。
可以说,上次北上赵佶考虑得非常全面。
赵佶唯一没料到的就是,大军一溃百里,带去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很多都被北辽缴获了。
所以,宋军如果想再次北上,势必得再弄一些钱——吸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赵佶、王黼等人一致认为,想一仗不打就收复燕京,可能性不大,而打仗则必须得有足够的钱银支持。
赵佶没跟任何人说,与上次他不希望打仗不同,这次他其实是希望宋军好好打上几仗,让李衍、让金人看看他赵佶的军队的强大武力以震慑边疆。
王黼非常会揣摩赵佶的心思,再说还有梁师成充当王黼的耳目,所以,王黼很清楚,值此关键时刻,作为赵佶宰相的他必须得给赵佶找来钱,否则,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失去这个相位。
可关键是,这钱从哪来?
这天午后,心烦意乱的王黼,悄悄走出皇城,来到相国寺的大雄宝殿——一方面,他准备给李处温父子奉上几柱香火,以表示他对他们父子的哀悼之情。另一方面,他想为风雨之中的大宋祈祷一下,保佑大宋国运昌盛。
今天不是开放日,所以庙内很清静。
花草幽幽,古树肃肃,大殿里头,佛祖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面相庄严,佛光闪闪。
而大殿两廊,悬挂着历代名公的诗词名句墨宝。
王黼已经来过多次,每次都要对这些墨宝欣赏一番。
不经意间,王黼看到了蔡京提在这里的一首诗:
万物生乎天地间,荣枯造化皆大观。四时气运无穷尽,天下文章意在先。
蔡京的书法很有特色,笔法姿媚,字势豪健,但吸引王黼的并不是蔡京书法的艺术性,也不是这首诗的意境,而是蔡京的落款:司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乙宫使尚书左仆射太尉太师领三省鲁国公蔡京。
对于蔡京这么长的落款,王黼深有羡慕之色——落款越长,说明资历越老、职位越高。
没有人知道,王黼这一生之中最佩服的就是曾经提携过他的蔡京,甚至可以说,蔡京就是他的榜样,他致力一生超越的目标。
可想要超越蔡京谈何容易?
蔡京三次任相,文治武功皆达到了一个少有的高度。
(这么说吧,如果蔡京不第三次和第四次任相(哪怕只是一年后不第四次任相),如果北宋是在蔡京死后才亡,那蔡京绝对是一代名相。)
还好!
王黼还有收复燕京这个机会。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曾留下祖训,收复燕云者王。
他王黼如果能收复燕京,就算不能称王,也不会比蔡京差多少。
所以,王黼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官家找一条财路,让北伐继续下去!”
王黼有一个幕僚,名叫张世礼,与王黼是同乡,都是开封相符人,年龄比王黼大十几岁,是王黼最得力的幕僚之一。
见王黼闷闷不乐,张世礼便问道:“相公可有心事?”
王黼便随口将朝廷目前财政困难无法北上收复燕京一事跟张世礼说了。
张世礼一听,笑道:“这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