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道是何人所创?”
“文天祥。”路遥说道。
陈秋阳认真思索了一番竟是对创造出如此震耳发聩,令人振奋正气歌的文豪一无所知。
他直觉有这般感悟心性和才气,成就当在大儒以上,甚至可达半圣水准。
还启发了他的文宫。
他自觉不如这个作者。
按道理,正气歌如此才气,如此气节,应该声名远播才是。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绞尽脑汁就是没听过,他转而看向了宁须子,宁须子也摇了摇头。
所以陈秋阳又再度看向了路遥。
“此先生是何方人氏?我当亲自拜访,若是骊山书院能请到这位先生,当是我骊山书院万千学子之幸,也是唐国之幸,人族之幸!”
当然是南宋名臣,民族英雄。可惜不在同一个时空,你们也见不到了。
路遥在心内吐槽道,她继而说道:“我也不知,只见到了稿件,却不知道这位先生何方人士,我师傅早年游历四海,去过的地方很多,也许并不在天火大陆。也许,还并非当代文豪,而是古之文豪。”
陈秋阳十分遗憾,捶足顿胸。
“才拜读先生诗作,竟然无缘得见其人,是我陈秋阳之不幸啊!路小友,你定要替我默写下先生诗篇,此诗篇一出世必然又是我人族一战诗。放到前线定让妖魔闻风丧胆。”
“好!”路遥没什么问题。
这战诗如果能送到奉天城,能让武侯的手下少死不少。
路遥当即拿了笔墨默写。
每写一个字,这个字符都好像有了灵魂一样。
丝丝缕缕的灵气溢出,竟从她的灵台穴而入。
她下笔如有神,越写越顺畅,早先被榨干的灵力不仅回来,而且感觉到了自己的境界似乎有些松动,竟在这个时候突破了筑基第六层。
是这些字符给了她感悟,也是正气歌里的充乎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给了她感悟。
儒、释、道一法通、万法通。
法不拘泥于形势。
天地间的法理,存在着共通之理。
就是公道和正义!
路遥感觉灵光一点,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等到一气呵成之时,笔落天惊。
万里霞光铺就,彩鹤与祥瑞齐鸣。
那霞光正是五色神光。
唐国内,各州府有文名的读书人都感受到了变化,天地才气再添一笔。
“妙,真是写的妙!”陈秋阳看到了正气歌不由赞叹过。
可等他读一遍就发现,有些典故,竟是看不大懂。
“这一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怎么解?”
这中国古代历史,和天火大陆唐国的历史又不一样。
这些典故,路遥还不能说透了。
说透了陈秋阳会怀疑她怎么会对一个不太清楚来历的正气歌的典故如此了然。
所以路遥说道:“这些典故不重要,无非就是举例这些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忠贞不二的气节和精神,我看陈先生,既然要以此诗为战诗,不如把这些典故,改为唐国抗击妖族的典故,如此更能激励前线战士。”
路遥的话,让陈秋阳心动了。
“这可以吗?”
“当然可以,先生不放心,署名仍是文天祥。作注释注明改了的地方就好。如此能彰显文先生文名和气节,也能让人通俗易懂。”
“好!你说得对!若是文先生来我唐国,传播这些典故,亦能改回去!路小友真是灵慧,此事记你一功。你既然能施展唇枪舌剑,显然才气不斐,我看那青云门你也不要去了,入我骊山学院就好了。”
陈秋阳越看路遥越是欢喜。
路遥的师傅应无涯既然死了,自己收她做学生应该也是可以的。
而且一个学魔道,一个教儒道也不犯冲。
“不是,陈先生……”
“就这么说定了,老夫要去改诗了。”陈秋阳拿着这首《正气歌》如获至宝,乐乐呵呵去改诗了。
路遥竟是没来得及解释,她这一次性唇枪舌战压根就不是什么才气的证明。
进骊山书院她能干什么?
当文抄公吗?
那不是她的天赋,她的天赋正儿八经的单系木灵根,就是放眼青云门也能绝杀的存在。
“小七,恭喜你啊!在骊山书院也挺好的,真没有想到你竟然才气逼人。太让我羡慕了。”顾双双星星眼,很是崇拜。
路遥:“……”
实力不允许我装逼!
宁须子道:“天赋异禀,真是天赋异禀,可惜你为什么不会剑法呢?如果你和你师兄一样会剑法的吧,老夫定要把你带回巨剑门!”
宁须子感觉路遥天资惊人,可惜了他们巨剑门只收剑修,太遗憾了。
顾双双拼命点头,不然她就可以和路遥做师姐妹了。
路遥淡淡一笑:“宁真人,我觉得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形式去青云门吧!”
宁须子可不敢答她这话。
因为看的出来陈秋阳这一次动真格了。
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天才谁想放过。
“这你得一会儿和陈大儒说,我可不说。”
……
路遥倒是想说,可也一直没找着机会,陈秋阳连夜改稿,废寝忘食。
改完总觉得哪里不满意,还在抠字眼,压根没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