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 时代的灵魂 > 第1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1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 / 1)

宁声涛刚出世的时候,什么奇异的自然天象也没有发生。这个带着父母无限梦想和寄托的男孩在出生的时候还是把接生的护士和医生都吓了一跳。不是因为他长得多么变态多么出人意料,也不是因为他长得多么完美多么讨人喜爱。之所以吓了护士和医生一跳,主要是因为那双小小的眼睛放出如有实质的眼光。护士和医生感觉这个孩子镇定的盯着她们,让她们感觉到浑身不自在,似乎这个刚刚出世的婴儿用眼神探入了他们的心灵。

19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特别的年份。这一年,中美建交、中国建国30周年、中国开始迈步走上改革开放的复兴大道和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中国人生活中四个最重大的事件。

这一年的5月,就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正式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开始履职的这一天,宁声涛出生在中国西部一个盆地里的一个小城市中。而这一天也是中国著名的五四青年节。

宁声涛出生的时代,正是70年代末尾80年代快要开启的时代,也是古老的国家蓬蓬勃勃的建立起全新的政治局面,让人民站起来了之后再一次迈步走向富起来的时代。

经历了艰难的探索、斗争、绕弯、摔倒、选择、论证、辩论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走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真正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宁声涛也真正开始了自己的艰难而多彩的人生之路。

宁家本来有一个孩子,也就是宁声涛的哥哥宁涛。只可惜,营养不良和其他一些原因,使不到半岁的小男孩没能存活下来。按照家里人的回忆,宁涛出生于那个非常特别的年份,也离开在那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1976年,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着常识性记忆的年份,拨动了亿万万中国人的心弦的年份。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几个伟大的领袖人物离开了由他们一手开创出来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那一年,唐山大地震、云南四川地震、吉林陨石雨、北方地区雪灾陆续出现,简直可说是天崩地裂。那一年,四人帮被粉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一个时代的结束往往注定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之后好几年,宁原基夫妇一直都没有孩子。身体不好,精神状况不好,物质生活水平很低,医疗水平很低限制了宁老师夫妇拥有一个健康孩子的梦想。

中国古代社会在较长的时间里一直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宁原基接近四十岁还没有自己的孩子,确实是个让他绝望痛苦的事情。如果不是自己的不小心,不是老大的生命太脆弱,承载了太多的悲痛,到了1979年,宁原基已经拥有一个3岁大的儿子。

等待着等待着,时代大变化,家庭小变化,宁声涛终于姗姗来到。对孩子寄予厚望和广博深远的爱的宁原基夫妇简直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们对宁声涛的爱简直让周围的人感到吃惊和恐怖。宁声涛就在一种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人说父爱如山,那宁声涛的父爱就如同喜马拉雅山,高远绵长;人说母爱如海,那宁声涛的母爱就如同太平洋,深沉广博。

由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由于母亲家族旧知识分子和父亲家族地主军阀的成分的原因,宁声涛不是在溺爱中变坏,而是在溺爱中变得坚强、志向远大和充满家族责任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宁声涛如同新绿的小草顽强的活了下来,并经历着浓缩的沧桑巨变。

西方社会自1640年开始近代社会三百多年的诸多变化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短短四十年不到就几乎走了一遍。社会变化如此剧烈,取得的成就如此耀眼,这改革的一代中国人到底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

宁声涛开始一直是个顽皮的孩子,总是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中心,因为他在家里一直就是中心,在母亲的单位里也一直都是孩子王。他不是长得最快的那一个,也不是长得最漂亮的一个,他是一群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中思想和思维长得最快最好的一个。

不管学什么,宁声涛总是快人一步。在同龄甚至大到范围在五岁之内的孩子中,宁声涛从来都是最有主意最有担当最有行动力的一个。

在一个科研人员扎堆的单位里,除了工人的孩子们之外,博士硕士学士专家教授工程师农技师等也有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一堆高知家庭养育的孩子们当中,宁声涛从来都不是一个被人忽视的角色,他总是让人感觉到他的存在和价值。

没有大学文凭的母亲之所以能到这样一个单位上班,完全依靠着宁声涛的舅舅和舅妈的影响力和活动能力。八年知青生活,在一批又一批的知青返城之后,宁声涛的母亲包桂兰眼泪哭干,才终于熬到了回城的机会,来到这样一家科研单位,成为单位中的子弟学校教师。

父亲宁原基本名宁福山,与他同父异母的兄弟宁福海、宁福永都是家族中福字辈的一代。可惜父亲不喜欢这么庸俗通俗的名字,自改姓名为宁原基,“原”字来自伟大诗人屈原,“基”来自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刘基。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往往自己认真选取的名字,总是一种对这个人的内涵、理想、梦想、志向的表达。

宁声涛在懂事之后,也非常崇拜父亲佩服父亲的远大志向,于是也把父亲给的名字宁成改成了宁声涛。取自鲁迅先生“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变化“于无声处听惊涛”。还煞有介事的把哥哥宁涛的名字改成了宁广涛。

因为成分问题,政审这一关永远过不去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包桂兰从此一直顶着黑五类的帽子,再也没有进过大学。一个品学兼优、活泼能干的少女到了古稀之年仍然感到一丝遗憾。

宁原基的家庭出身也属于地主成分,所幸一切都有自己的父亲顶着,游街批斗下狱都是父亲承担,不像包桂兰的父亲“畏罪自杀”在包桂兰四、五岁的时候就自绝于人民,所以包桂兰所遭受的痛苦稍稍多于宁原基。看着一个又一个远远不如自己的同学考上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川大、重大这些名牌大学,宁原基只能卑微的混进同学的教室偷偷的听教授们的授课。直到社会上再也不讲究成分和出身,宁原基才一圆读大学的梦想,那个时候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父母都是读书的好材料,却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没有机会好好读书。因此,他们把一切期望都寄托在儿子宁声涛的身上,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宁声涛的读书能力。

宁原基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有用的人,取决于他是否有良好的学习和应用能力。一个人能不能成为有道德的好人,取决于他是否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和反省能力。因此,宁原基从小就注重培养宁声涛的观察能力、表述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在包桂兰的协助下,宁原基很满意自己对孩子的培养杜绝了“养不教父之过”的局面。

为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宁原基研究了很多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一个子弟校教师和一个民办学校教师,两人得天独厚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得宁原基从小就把书当成玩具来对待,把各种益智游戏当成生活,把思考和提问当成如同呼吸和食物一样的要素。

生活在郊区,可每周宁原基夫妇都会带着孩子到城里去游玩。“孩子的成长,家长的陪伴和引导非常重要”的观点到了21世纪之后被普遍接受,宁原基夫妇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明白。

当宁声涛发现在书中学到的东西在现实中使他显得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更能干更有效率更有成就感,于是宁声涛开始了一种把书籍当成神灵来膜拜的生活。

别的孩子见到书就害怕,宁声涛见到书就喜悦;别的孩子见到不懂的东西就逃避或者依赖大人来解决,宁声涛则自己寻求书籍的帮助。单位里的知识分子中间开始流传出“没有宁声涛不爱的书,只有他尚未发现的书”的流言。

因为特别爱书,在这家拥有一百多名各类知识分子的科研单位中,宁声涛成为了小明星。他能够和每个人聊天,从聊天中得到知识,得到见解,得到启发。与专家谈论如何使柑橘高产且味道甜美的生物学课题,与司机谈论汽车的动力和速度与安全的课题,与工人们谈论天气降水对农作物产生的积极消极影响,与食堂师傅谈论各种调味综合产生的效果等等。

自从宁声涛开始读小学之后,几乎随时随地无时无刻手中没有一本书。单位里一些与母亲包桂兰关系不错的同事和领导开始评论宁声涛为书痴:“爹亲娘亲不如书亲,爹好娘好不如书好!这孩子不但是个书痴,而且是个书精!”

宁声涛小学同学徐小福则在学校里传说宁声涛的一句让校长都惊讶的话:“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本书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自从宁声涛在5岁的时候正式接触到第一本书籍,直到一年以后他开始读小学一年级,他就开始在他所有的书籍和作业本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到他读大学的时候,他拥有过的超过两千本书上都有这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也就如同“精忠报国”一样,只不过不是刻在背上,而是刻在心里。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重生未来之生包子种田记 老gay 影帝是个小贱人! [综英美]当演员遇见复仇者 一九零的恋爱笔记_现代耽美_BL 青云小师弟 死了也要秀恩爱[快穿] [综]喜当爹 花容天下 [重生]宠我咋的 不服憋着!_御书屋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