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大奚忠来到了皇宫内院,经过大太监曹正立,见到了陛下大王晨子。这大王晨子一见到太尉大奚忠,发现大奚忠神情焦躁,不由得吃了一惊,认为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还没等大奚忠说话,大王晨子先追问道:“爱卿脸色不佳,可否遇到一些棘手之事,不妨直言讲来,容孤细细斟酌查办。”
太尉大奚忠也没有怠慢,弯腰拱手抱拳说道:“陛下有所不知,那左丞商鲧道德败坏,因为暗中勾结外部势力,企图夺取陛下江山,臣调查此事已久,一只并未敢在陛下面前提及,毕竟证据不足,恐延误国家大事,造成朝廷之内恐慌,如今那左丞商鲧在副指挥使商洪安排下,假借城外取水供应皇宫内院为名,藏于储水大木桶夹层中,企图逃出场外,结果被卑职两个犬子镇守城门,检查拦截,其中左丞商鲧之子商洪顽抗不化,被乱箭穿身而亡。商鲧责备卑职抓获,正押在卑职操演人马的大奚军军营之中,今日特来禀奏陛下,请陛下您造作裁决,卑职也好将商鲧一家人移交三司会审,还请陛下明见。”
陛下大王晨子一捻胡须,深思熟虑后,一叹气说道:“商鲧叛国一事非同小可,若是没有证据将其斩杀,恐难以服众,尤其商鲧长年位居丞相,其拉拢一众朝臣和吾将,若是他们怕被打击,转眼间起兵造反,对于徐国上下,经济国力都是巨大损害,因此,还是要提供更多证据,三司会审过后,再做定罪更为妥当。这样一来可以震慑他人效仿,又可以为天下百姓除一祸患,正所谓‘一石二鸟’即可以安危徐国百姓之苦,又可以杀鸡儆猴,稳固徐国,此为不可多得之绝妙选择,就是不知爱卿有无其他更好计谋,可以说来一听。”
大奚忠犹豫了好半天,经过深思熟虑,回应道:“陛下之言确实是最佳选择,但是陛下您是否清楚这一点,若是公开对左丞商鲧进行审判,就会让那些暗中谋反之辈有所警觉,他们若是突然联合起来,保命其身的话,齐力反攻朝廷,到时候十六州盟军在盟主独孤成志的号令下,围攻京城,陛下岂不是腹背受敌?还不如暗中对左丞商鲧进行秘密审查,等到林竖关总兵商清来到京城之后,让商清、商鲧对峙,借楼商鲧罪行后,暗中就地处决,之后再将那些属下鹰爪反贼们一网打尽,再向天下之人公布,岂不是更绝妙之?”
陛下大王晨子一拍手,夸奖道:“爱卿之言颇有玩味,确实那商鲧之流若不是乖张作乱,心虚鬼祟,就不会借取水之名,亡命逃亡。而商鲧之流几十年来沉积,朝中党羽甚多,若商鲧沦落狱中,众多党羽必将人心惶惶,弄不好就会起兵造反,因此,从商鲧口中逼问出党羽名单,再做定夺,才是技高一筹之计也。”
大奚忠赶紧补充道:“卑职还有一件事未曾禀报。”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折纸,递给了大王晨子,解释道:“这是林竖关飞鸽传书来信,信息是有臣按照陛下您的命令,任命的临时总兵也就是卑职膝下三子大奚烈,飞鸽传书送回的信件,信中说得很清楚,独孤成志再次率领十六州盟军,侵犯林竖关,似乎这一次是势在必得,因此,卑职的三子大奚烈请求朝廷增派援军,巩固林竖关力量。”
大王晨子听到这里,一捻胡须,紧锁眉头道:“看来独孤成志之流,忘我徐国之心不死啊,从父辈开始,这独孤成志家族,就同徐国仇视不断,贪婪之心人皆有之,如今再次犯我边疆,这一次绝对不能让他独孤成志全身而退,他想来就来,想撤就撤,分明不把孤之权威放在心上,无论如何都要阻击十六州盟军,因此,根除国内媚外之辈,涤荡里通外国的奸佞之辈,才是首要之选。为此,孤将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朝廷官员清洗之路上,而外部保家卫国之事,只能仰仗太尉您力挽狂澜了。”
大奚忠赶紧躬身抱拳,道:“臣定效犬马之劳,如今林竖关危在旦夕,林竖关又是关键节点,若是独孤成志大兵来至,看来只能臣亲自上阵,率领大奚军亲征十六州盟军,才能化险为夷,臣相信这一战若是成功,可保徐国五十年平安无征。”
大王晨子却抬手示意,急语道:“爱卿不可,今日都城之内刺客频除,暗杀风气不减,再者保卫都城最后一道防线,还有劳太尉您来防卫,因此,林竖关那边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您不能前往,再者现今林竖关有爱卿三公子大奚烈镇守,少将军武功盖世,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做事严谨,韬略过人,总之孤认为少将军大奚烈是最佳人选,有少将军镇守,孤安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