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微微摇头,道:“驸马不曾与我同来。”
崔府少年眼中闪过一抹失望,又恭谨地向太平执了礼,然后退开半步,垂首不言。
崔夫人出来打了个圆场:“臣妇这就派人往公主府中送拜帖,将驸马请过来。”
崔府上的人动作极快,不多时便将薛绍请到了崔府。
薛绍来时太平正在同崔夫人品茗,又谈论了一番煮茶时是否应该添加胡椒。崔府上的几位少年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手中持着今日的功课,预备聆听垂训。而琅琊王妃早在半个时辰前,便已经告辞离去了。太平遥遥指着那些崔府少年郎,对薛绍笑道:“今日怕是你要受累。”
薛绍在途中便已经听说了事情的缘由,此时听见太平这样说,不免有些无奈地望了她一眼,又向崔夫人遥遥拱手,言道:“府上郎君无一不是天姿纵横之辈,族学渊博,又兼才高八斗。故而指点之说,绍着实不敢当。但既然夫人有命,绍亦不敢辞,便同府上郎君们切磋一二罢。”
他一番话说完,又朝太平长长一揖,道:“公主亦言重了。”
太平持着茶盏的手微微一僵。
她正待同薛绍说些什么,忽然望见旁边一位崔府少年走上前来,朝薛绍遥遥执礼,姿态亦很是恭谨:“还请驸马赐教。”
那位少年约莫有十一二岁,目光中隐然带着几分高傲,正是崔湜无疑。
太平慢慢地搁下茶盏,凝神望着薛绍,不再说话了。
☆、第47章 长安兵变
崔湜持着一卷诗文,微微抬头望着薛绍,说道:“听闻驸马族学渊博,又颇擅长诗赋策论,湜便有些问题,想要同驸马讨教一二。在律赋当中,最为艰涩难懂之处,莫过于填韵和排格;一旦格律不齐、又或是韵脚缺字,整篇赋文便要作废,比六朝俳赋更为严苛……”
他一字字从容不迫地道来,目光又牢牢盯着薛绍的眼睛不放,似乎已经不是请教问题,而是要一试高下了。薛绍望着眼前这个才到自己肩膀高的少年,神情一直都不曾变过,等崔湜把话说完之后,才略一拱手,然后逐字逐句地开始阐说。
起初崔湜的目光是高傲的,面上也微带着几分少年人的狂妄。等薛绍开口之后,他便逐渐变得有些惊疑不定起来,又渐渐变得有些懊恼,最终无可奈何地垂下头去,乖乖聆听薛绍的垂训。
从头到尾,薛绍都是一如既往地温和。即便是又被崔湜拽着问了十多个问题,也丝毫不见恼色。
崔夫人回过头,有些感慨地对太平说道:“驸马果真不凡。”
太平低低嗯了一声,道:“他一贯都是如此。”
崔府上的少年们见崔湜碰了钉子,便全都不敢造次,一个个乖乖地走上前来,请薛绍指点功课。崔湜依旧立在一旁,等少年们都问完了,才上前问道:“不知驸马,对律赋有何见解?”
薛绍微微有些动容。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从崔湜口中听见律赋二字了。这位崔府少年对律赋似乎相当执着,方才那十多个艰涩难懂的问题,倒有大半和律赋有关。他略微提了一点自己的看法之后,便温声问道:“崔郎是决意要弃俳赋、习律赋了么?”
崔湜垂下头,神情变得有些沮丧。
薛绍望着眼前耷拉着脑袋的少年,心下有了一丝了然:“崔郎要考科举?”
崔湜吓了一跳,睁圆了双眼望着薛绍,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怎么知道?”
旁边的崔府少年们一个个转过头来望着崔湜,目光中都带了几分惊讶,甚至还有一位少年走上前来,拍拍崔湜的肩膀,问道:“堂兄为何如此想不开?”
崔湜拨开少年的手,又牢牢盯着薛绍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一时情急,竟连敬称都忘了。
薛绍指着方才那卷诗文说道:“崔郎方才予我看的,是一道策论;方才崔郎又接二连三地问我,该怎样在律赋中填字排韵。但往常,只有孜孜不倦地想考进士科的人,才会苦心研习策论和律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