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敏之见他心有成算也不多说了,只是回头就将自己在城防上的计划给李显看一眼,他心里对李重义和郑瑾还是有点不放心,想要趁着李显和郑玘走之前将事情都安排一下。
可这个世界上总有意外发生,怎么可能事事都安排好呢?就算现在看着不错,如果到时候发生点别的事情需要改呢?李显倒不是不想看,而是怕他如果开口同意了,到时候有什么变动,李重义做不了主——他是不能推翻摄政王的意见的,那就要重新请示自己,不说这样会给李重义带来多么大的压力,就说从长安到岭南这么远,这一来一回的要好多天,如果真是什么要紧的事情那早就被耽误了好吗。
所以李显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只是说道:“去问宜阳郡王吧。”
贺兰敏之对于李显这种将事情就这么放手给一个十岁的孩子表示出了极大的不解,是啦,皇家孩子早熟,李重义他也见过是个十分稳当的孩子,但是再稳当他也是个小孩子好吗?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交给他……真的可以?
等到了宜阳郡王府贺兰敏之就看到了跟李重义在一起读书的郑瑾,瞬间就悟了,李重义虽然年纪小,但是郑瑾年纪已经不小了,而且郑瑾对李重义绝对的忠心,自己的提议郑瑾肯定会仔细把关的。
不过贺兰敏之对于这两个孩子心里还是有点怀疑的,只是在跟郑瑾和李重义讨论过一番之后,他就将心里的轻视给收了起来——这俩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总算是搞定了这一摊子事儿之后,李显就跟郑玘带上护卫轻车从简的一路用最快的速度奔赴岭南。
作为行军总管,李显到了当地之后就开始马上着手安排各种防务,而在来的一路上一直都有军报发来,让他们了解具体情况。
具体的情况其实也很简单,岭南这个地方真的是特别的贫苦,要不然大唐流配那些罪犯怎么会都往岭南赶呢?但是再贫困的地方也是有点人烟的,这里的少数民族尤其多,部落多了就自然会起冲突,经过长年的相互兼并,最后形成了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简称就是六诏。
这六诏本身其实也是长年互相交锋的,但是架不住大唐太强大,而且……大唐经常把罪犯往这边赶,来的人能够活下来的都是穷凶极恶之辈,一开始还有人管着后来这些人就开始偷偷摸摸的侵占六诏的地盘以及各种资源。
长年累月下来,这些活下来的流民居然还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六诏忍受不了了就开始合起来打击流民。而大唐在当地的长官其实心也是向着流民的,这个年代民族的隔阂十分强,哪怕知道那些人都是罪犯,在面对外族的时候还是会回护自己人。
时间长了,六诏早就对大唐不满,只不过之前因为大唐太过强大所以一直不敢发难。至于这次为什么就敢了,还要“感谢”浪穹州刺史的儿子。
原本浪穹州刺史默认是蒙巂诏的王来着,但是武曌上台之后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掌控直接将很多州的刺史换成了自己人,浪穹州的也就换了。
本来浪穹诏和蒙舍诏是要联姻的,蒙舍诏在六诏之内也是十分强大的一个不落,其实它就是南诏的前身,浪穹诏本有依附于蒙舍诏之意,结果在浪穹诏的王想要把公主嫁给蒙舍诏的王子的时候,刺史的儿子看上了这位公主,非要强娶。
浪穹国王不同意,这位坑爹的刺史之子就直接趁着公主出嫁的时候直接去抢亲了,硬生生的把公主给抢到了自己房里。
这一下子浪穹诏和蒙舍诏都不干了,别人都欺负到头上了这还能忍?于是跟其他四诏一联合,反他娘的!
李显在知道前因后果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当时就问了一句:“那个小畜生呢?”这问的就是那位刺史之子了。
底下人低着头回话:“刺史之子已被浪穹王诛杀。”
浪穹州就是在浪穹诏的境内好吗?人家既然都反了还要留你狗命?别说是那位刺史之子,就连刺史全家都被杀了啊,这是真的名副其实的坑全家,不仅仅坑全家还坑了大唐。
李显心里把那货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可是人都死了他还能怎么办呢?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想到一个议和,安抚六诏并且再次让他们掌控自己的地盘,但是大唐一向硬气惯了,对这些蕞尔小国根本没有讲和的心。
李显穿过来这么多年,别的没学到这个倒是学了个十成十,他现在的逻辑就是,虽然我们这边有人做错了,但是你们不应该动兵啊,你可以上告,到时候自有律法主持公道!
问题是……六诏不信了好吗?之前六诏的子民跟大唐子民起冲突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没有哪一次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谁还信你们啊?抖不不能包子成这样。
李显将自己的愤怒压了下去,然后就开始询问如今的情势如何,说实话在岭南这个地方吧,打仗是真心不容易,因为山多啊!人家岭南六诏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且经常自家里就开火,所以山地战对他们而言挺熟的。
到了李显这里,虽然唐军也是就近调来的,但还是有一个磨合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李显对山地战不是特别的了解!
这次李显过来武曌直接拨给了他二十万军队,军需用品也跟上了,并没有克扣的意思,倒是李显有些纠结。
郑玘对于山地战也不太了解,之前他研究的更多的是跟吐蕃打好吗?都是早西域那一片空旷的戈壁上打,那个难度比这里小多了!
山地战最难的其实就是意外太多了,在跟敌人交手的时候还要跟大自然环境抗衡,山体滑坡,强风,敌人比他们更熟悉山地环境,毕竟在人家家门口打仗,这一点对李显他们肯极为不利,最大的问题就是物资的运输问题。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火药和火炮都不能轻易使用,火炮是体积太大运不上去,火药……不敢随便用啊,万一把山炸塌了那就是连自己一起活埋了,不带这样打的,至于火铳,这个倒是可以用,只不过也不够好,因为山上树木多掩体也多,根本无法发挥杀伤力。
李显在来的路上就愁了个半死,跟郑玘商量了半天也没想出太好的办法来,最后只能硬抗,拼着唐军素质比对方好的这一点来硬抗,倒是手榴弹可以用,不过也要看情况才行。
这种时候如果有手枪就好了,李显不得不暗恨这个时候的生产力达不到以及自己的技能点没点好,不过就算点好了他顶多也就是了解一下对方的形制也不可能去研究每个部件是怎么制造的好吗?
到最后两个人只能跟对方拼消耗拼物资拼智慧了,而且要分兵,必须分兵,正好李显带一路郑玘带一路,实际上哪怕是去西域打仗,也是要分兵的,李显和郑玘如今都算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两个人理念再一致也会有分歧,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李显妥协的,因为他更相信郑玘的判断,但是这一次李显是过来刷声望值的啊,郑玘的存在很容易给人一种他很强势,李显太弱势的感觉,这不行,但是让郑玘憋着不说话也不可能。
所以到最后两个人就只能分开了,而且这样也能迷惑六诏让他们不知道哪边是主力。李显这边是做牵制,而郑玘那边就是游击。
李显要做到的就是拼命占领制高点,在山地战之中,占领制高点能给己方的防御和进攻带来极大的优势,只不过有攻击部队也要有防御部队。
只不过这件事情并不容易,一开始的时候李显这边就跟六诏的联合军陷入了对峙状态双方你来我往没有谁能够建立更大的优势,但是填进去的士兵却让李显心疼的不行,这些人不是他的兵马可也是大唐的啊,而且对他的命令执行的也挺彻底,并没有出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情况。
如今这个情况倒是让李显想到了前一世听说过的阿富汗战争,那一次美军是采取了包围战术,先派士兵占据山谷中的有利位置阻止敌军四处逃散,再陆空合击拿下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而如今……大唐没有空中打击力量啊!李显郁闷之后就开始动脑筋了,需要总是最好的老师,别说他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虽然造不了轰炸机之类的飞机,但是……咱们可以尝试一下热气球?
第171章 171
大唐与六诏的战争算是进入一个僵持状态了,大唐固然不能在岭南用大规模的火器,但是六诏那些人也打不过来,顶多也就是占领了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地盘,彻底当家做主而已。
实际上那边也的确是人家当家作主的,如果不是武曌上台之后底下人非要弄个面子工程,这场仗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就不会善罢甘休,就算现在说可以议和,对方肯定会趁机要很多好处,因为表面上对方占着优势啊。李显早就想把这些少数民族划归大唐的范围之内了,只不过这个时代的民族隔阂太严重了,而且他也一直没腾出手来,好了现在也不用想那么多了,打吧。
只是空战这种东西要把人送上去才行,只弄几个孔明灯这次是没用了,而且在岭南这个地方也是绝佳的广面打击的地方,因为树多所以地上的人很难瞄准半空的东西,至于空旷的地方,六诏也不愿意去啊。
李显皱着眉头开始思考制作热气球的可行性,只是当初一拍脑袋想的很容易,等到真的想要做的时候麻烦就大了。
热气球这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坑爹了,这玩意一共分三个部分:气囊,吊篮,燃料罐,这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燃料罐还好说,因为已经发现了石油了,燃料的问题可以解决,吊篮也不是事儿,问题就出在气囊上了。
气囊需要密封性好的皮料来做,问题是那么大的气囊要怎么做?没有那么大的皮料啊,要怎么才能做到好多块皮料结合起来还不漏风的?当然这个其实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他手上没有鼓风机。
气囊做好之后你要让它里面充满空气,然后才能通过燃料罐燃烧使空气密度减小,现在气囊里没有气,你说怎么办吧,这个又不是小气球人吹一吹就可以的,至于说那些利用大风的……李显理都不想理。
这个时候李显特别怀念当年工部的那群小伙伴,因为现在他发现自己身边就没有一个靠谱的,而那些小伙伴现在并没有当年受重视,只是苟延残喘的活着,不知道……能不能把人给调过来?
这边的战争都是小规模的,不外乎就是你偷袭我一下我偷袭你一下,不过自从第一次浪穹诏的国王派人偷袭然后被李显不要脸的用地雷阵炸回去之后,他们就不敢跑到李显大营这边偷袭了,反而要防备郑玘的偷袭,最后无奈只能退守浪穹州。
没有李显需要亲自督战的地方,他想了想还是写了封奏疏称自己有东西可以迅速结束战争,但是需要人帮忙,所以……神皇,派人来吧。
然后奏疏下面就是一连串的人名,李显也不怕连累别人了,大不了他把这些人都带走嘛,只不过……能不带走还是最好不要带走了,真的都带走了这是要组建一个小朝廷的节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