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想分一杯羹,王相自然不肯。但左相毕竟掌管朝堂大权,做这样的事不好绕开他,所以去年,师兄在朝堂上,当众同意了左相的建议,重开度支司,分了户部的权。若谨慎行事,畏手畏脚,便难以被抓住把柄;若忍耐不住,提前而动,才能不小心暴露了缺漏。左相重开度支司,确实分了户部的权,但也锋芒毕露,有机会被抓住把柄。”
王溱用悠长的目光凝视着唐慎,看得唐慎心里发毛。
“师兄这样看我作甚?”
王溱:“度支司重开至今,已有半年。小师弟一直有所关注?”
唐慎:“是。”
“为何关注?”
唐慎想了想:“我毕竟算是王党中人,和师兄站在一条船上。这样大的事,我怎能不关心。况且我一直相信师兄,去年夏天我与师兄说了蜀地出现以纸代币的现象,师兄绝对不会把这件事搁置一边,你一定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这一字一句,充满了信任,甚至夹杂了一丝连唐慎自己都没发现的钦佩和敬仰。
他在毫无保留地赞美王溱。
这并非溜须拍马,吹彩虹屁,而是在他心里,他真的认为,王溱有如此大的能力。
这些话说进了王子丰的心中,让他唇边的笑意更加灿烂。
唐慎将自己这段时间的推测都说了出来,王溱似有似无地给出了一些肯定。虽说没完全把王党的谋划都交代出去,但唐慎感觉自己已经快要拨开云雾,看清藏在背后的真相。
然而说到现在,最为关键的是,王溱却没说。
唐慎问道:“杀死那位县丞的……究竟是谁?”
王溱打开存放茶叶的茶盒,用手指捻了一些茶叶出来。他将捻出来的茶叶分成三堆,第一堆数量最多,铺成一片,平平的。第二堆虽然少了点,但堆起来,比前一堆高了许多。而第三堆数量上而言是最少的,可它们拥挤地堆在一起,高度极高。
王溱指着这三堆茶叶,道:“以茶叶作为人,以高度作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小师弟觉得,可还形象?”
唐慎立马明白王溱的意思,他点点头。
“自先帝以来,大宋便一直钱荒。缺少青铜白银黄金,缺少能铸造钱财的材料。大宋地域宽广,地大物博,虽说商贸着实繁荣,对钱币数量的要求极高,但也不至于就少了铸造钱币的矿藏。可就是不够,就是钱荒。小师弟可曾想过,这是为何?”
唐慎哪里明白!
“为何?”
“因为,他们藏起了太多的东西!”王溱手指一点,如同钦点江山,狠狠地将第三堆茶叶戳穿,落满一地。
王溱:“便以琅琊王氏为例,世家大族,传承百年,家底丰厚。百年下来,他们藏了太多钱币,藏而不用,便物以稀为贵。这是造成钱荒的原因之一。大宋律例,一千文为一吊,一吊钱可换一两白银,十两白银,即为一两黄金。可这是律例,你若真拿了一万文钱去换一两黄金,那绝绝换不出来。非得再添一千文,才有人愿意去换!黄金最贵,白银次之,最次为铜钱。琅琊王氏,百年前便有藏宝屋一座,内藏多少黄金,唯有每代家主知晓!”
唐慎这才恍然大悟。
按照正常的规定,一千文钱可以换一两白银。但那是规定。别人有白银,他不乐意和你换,那你就换不到!
黄金最值钱,难以贬值;白银其次。
世家大族,名家豪门,藏起了太多的钱,他们不用,便让这些钱越来越贵!
王溱话锋一转,目光冰冷地看向桌上被戳散的第三堆茶叶:“那江都县丞死于何人之手,我并不知晓。但他定然死于这群人之手。以纸代币,是在剥削这群人的利益,为大宋万利,为这些人却万万不利。”
“所以小师弟,你如今知道,他为何而死了么?”
自古改革,向来是阶级斗争。
唐慎心里清楚,他长叹一声:“师兄解疑后,我清楚了。”
王溱笑了:“只要想以纸代币,便一定会出现这样难以解决的纷争。既然左相愿意重开度支司,愿意身先士卒,那便随他去吧。左相大义,高洁无私,愿以身与那些奢靡浪费、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相抗,真是令我等崇尚感叹,力不能及啊!”
唐慎一开始差点被王子丰的话逗笑,但随即他就想到。
等等,你一个琅琊王氏的嫡系公子,带头去反世家,还拿琅琊王氏举例……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第81章
唐慎的眼神太过直白, 王溱瞧自家小师弟竟然压根没一点含蓄的意思, 就差把“师兄你这么造你自己的反真的没问题吗”这话顶在头上。王溱忍不住轻笑一声, 悠然道:“琅琊王氏,从来不是不懂变通之辈。王谢二氏,谢家显露颓势, 王氏如日中天。小师弟,可曾想过为何?”
唐慎沉思半晌,倏然长叹:“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王溱凝视着他, 目光更亮了几分。
唐慎辞别王溱,离开尚书府。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动也!
王子丰以琅琊王氏为例,但他只是说, 琅琊王氏是世家大族中的代表,却从没说过, 琅琊王氏是害人的刽子手。王氏成家数百年,自有名声起,在惶惶华夏大地上便是第一大族。很早时还没有科举制, 那时的社会等级固化更严重。等后来, 科举制出现,世家的利益被一步步剥夺,于是诸多世家衰败落寞,王氏却依旧屹立至今。
因为王氏改变了自己,适应这个世界!
如果换成其他世家子弟, 他们面对“以纸代币”的改革,深知这件事会大大有损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如何去做?他们会隐瞒,会故意排斥。但无论是王溱,还是右相王诠,他们选择的都是大力推动。
琅琊子弟,不仅仅为世家做官,更为这个世道而做官。
唐慎想到:“广陵府的世家势力远不如金陵府,可县丞之死出现在广陵,不在金陵……这便是王家的态度吧!”
二月中旬,钦差使团前往江南广陵府,调查度支司案件。
三月末,刑部右侍郎曹会寻写了封折子,命人快马加鞭送往盛京。赵辅看完这封折子后,勃然大怒,命户部尚书王溱与刑部尚书耿少云前往广陵府,督办度支司一案。当日傍晚,两位二品尚书就带着亲信,前往广陵。
</div>
</div>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