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原来是这样。”
“就是这样。”
“小师弟,你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唐慎猛地一愣,望着王溱微笑的脸庞,一时无法回答。
王溱吩咐管家先回去,他接过管家手里的灯笼,指着这灯笼对唐慎说道:“你瞧我像不像这灯笼?”
唐慎一脸懵逼。这怎么还和灯笼扯上关系了?
唐慎不明白王溱的用意,但他这位师兄的脑子,向来不能以正常人的来看待。
看上去王溱是在考问他,唐慎不敢随便回答,但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道:“师兄如同这灯笼一样,高洁明亮。我来盛京两年,一直受师兄的照顾。起初我只是个小小的秀才,如今回望,当真沧海桑田。师兄照亮了我的路途。”说到后来,唐慎还真加了点真心。确实,他来到盛京后最照顾他的就是王溱,王溱待他真的挺不错。
王溱却摇摇头:“原来小师弟是这样想我的。”
唐慎:“……那师兄举着这个灯笼是何意?”
王溱晃了晃灯笼,笑着道:“难道小师弟不觉得,我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男人吗?”
唐慎:“……”
王子丰你什么时候还会讲冷笑话了!
王溱倒是不以为意,他将灯笼举在自己的脸旁:“灯笼照亮了我的脸,就照不到我的脚。它照亮了我的脚,就照不到我的脸。小师弟,你拿着一盏这么小的灯笼来见我,怎么能找到我呢?”
唐慎察觉王溱话里有话,但一下子他完全没反应过来。这时,王溱已经将灯笼塞到唐慎手里,笑道:“但无论你看到的是我的脸,还是我的脚,小师弟,这个人总归都是我。而我,是你的师兄。走吧,我就不送了。”
唐慎怔怔地看着王溱。
回到家中,唐慎将王溱送的灯笼放在书桌上,静静地看着。
良久,书房里的蜡烛发出一声微微的爆声,唐慎瞬间清醒。
“他说我根本不认识真正的他,不知道真正的他是什么样,可这世上又有几个人认识真正的王子丰。他也没给我这个机会……”
书房里又静了好一会儿。
“……你是我的师兄?”
唐慎双目一亮,可又立刻暗淡下来。
“我到底该怎么对你啊,王子丰!”
王溱嘴上说,他是唐慎的师兄,言下之意是,让唐慎不用再那般提防他,那么战战兢兢。可唐慎察觉到他的意思,却做不到。至少如今,他还是不敢完全信任王溱,不敢随意对待他。
唐慎望着灯笼,叹气道:“你这人,别说打着灯笼了,打着手电筒也找不到吧……”
没再去找王溱,三天后,轮到唐慎的休沐日。他一早换上了一身简朴的布衣,扮作小厮,和姚三、陆掌柜上了马车。当天完全亮了时,这辆马车悄悄地驶出盛京,朝北面而去。
一路北上,一天后,三人来到落河镇。
落河镇,是大宋与辽国的交界处。
唐慎一直觉得,在这个世界里,大宋与辽国的关系十分奇葩。一方面,两个国家曾经开战,打得你死我活,最后两败俱伤,谁都没奈何得了谁。另一方面,签订了和平协约后,两国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私底下却暗波涌动。
西北边境上偶尔会有草匪洗劫村庄的事,唐慎作为起居舍人,曾经听官员上报过。当时这官员便冷笑道:“陛下明鉴。草匪?哪来的草匪!可不就是那辽国兵卒伪装的!”
大宋自然也不甘示弱。
今日你扮作草匪,明日我扮作马贼,互相厮杀。
但大宋缺马、缺羊,辽人缺丝织品与粮食。两国必然要有贸易往来,所以它们不约而同地将厮杀的战场放在了西北,盛京北边的一片区域则开放,供两国商人贸易往来。
落河镇就坐落在两国之间,是北直隶最大的贸易小镇。
到了落河镇,唐慎就不再坐在马车里,他与车夫一起坐在前头,同时观察落河镇。
落河镇与旁的小镇并没什么不同,它属于大宋,这里的建筑风格也偏向于宋一些。但走在街上的行人却一半是宋人,一半是辽人。这些辽人的头发千奇百样,有的编了许多小辫挂在头上,颇有点像后世的脏辫;有的更可怕,后世最怕的地中海秃顶,他们辽人居然主动把头顶那块头发剃了,只留出周围一圈。
唐慎头顶一凉,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只听过植发的,没见过自己主动变秃的……
落河镇中的辽人非常好认,无论他们的穿衣打扮,还是这些古怪的发型都和宋人截然不同。
姚三对落河镇十分熟悉,三人在镇上找了家客栈住下。下午,三人来到一家布料铺。
刚进店,正站在柜子后面算账的掌柜看到姚三,立即走上来:“哟,这不是姚掌柜么,从盛京回来了?”
陆掌柜一愣,奇怪地看向姚三:你还成掌柜了?
姚三给他使眼色:您懂的。
陆掌柜:……我不懂。
唐慎作为小厮,在两人身后站着。姚三哼了一声,道:“莫要多说,先前说的事我已经回了盛京,与我们东家商议过了。你们东家呢,这位便是我们的东家!”说着,一指陆掌柜。
陆掌柜一愣,接着微微一笑。
</div>
</div>
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