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阉割过的男人作为“宫庭内侍”并非中国独有产物。埃及、波斯、印度等古文明都曾经有相同的做法。
古代埃及和罗马都有把少年奴隶阉割之后,送到大贵族家中当侍仆的事。
阿拉伯和土耳其的皇室和贵族也把不少奴隶阉割后,当做后宫家奴的情况,另外拜占庭的太监可是大大有名。
此外,朝鲜、越南的皇室也喜欢使用“去势”的男性作为内待。
东汉太监等级是中常侍、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画室、玉堂、丙等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中黄门及掖庭、永巷、御府、祠祀、钩盾等令。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
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
东汉时,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
其时,外戚势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团专政局面。
中常侍:千石,后增至比二千石。
中常侍之名出现于西汉晚期,元帝时有中常侍许嘉。
许嘉是谁,你们绝对想不到,汉成帝皇后的父亲,也就是汉成帝的岳父,对,没错就是岳父,亲岳父。
成帝时有中常侍班伯(东汉史学家班彪的大伯、班固的伯祖)、班稚(班彪的父亲、班固的祖父)。
这些都不是太监,是正常人,只是任中常侍这个职位而已。
到了东汉时期,才由太监做中常侍。
东汉初改变西汉制度,多以宦者担任此职,如顺帝、章帝、和帝时,曹腾、郑众、蔡伦都从小黄门迁为中常侍。
安帝时,和熹邓皇后临朝,中常侍都任用宦官,并授以重任。
以传达诏令和掌理文书,权力极大。
从此以后﹐居此位的宦官竟可权倾人主,员数也从四人增加到十人,东汉末增加到十二人。
这个官职对东汉末中央政权走向衰乱产生过较大影响。
至魏以后,中常侍和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改为正规官,不再为宦官专职。
黄门侍郎:六百石。
黄门侍郎,又称黄门郎,秦代初置,即给事于宫门之内的郎官,是皇帝近侍之臣,可传达诏令,汉代以后沿用此官职,明清时期为从二品官员,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
“黄门侍郎”与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这些官职不同。
黄门侍郎是官职,由士人充当,是尚书台的侍郎,而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则是宦者。
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最初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黄门侍郎是隶属少府的官员,但是又是皇帝近侍,可以出入禁中,所以身份和地位较为特殊。
有为皇帝监督尚书事的职能。但是黄门侍郎与小黄门不同,黄门侍郎是外官,近侍皇帝都有规定的时间和场合。
例如黄门侍郎出入禁中就有时间限制,以宫门开关为准。
日暮禁中关闭宫门时,黄门侍郎需向宫城方向出入的青琐门行礼。这也表示一天的工作结束,下班了。
黄门侍郎也因为这个原因被称作夕郎。
“黄门侍郎毎日暮向青琐门拜谓之夕郎。”
黄门侍郎一直有很多人误以为是宦官,那都是从“黄门”这个词想当然而来。实际上黄门侍郎绝不是宦官,这点从很多地方可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