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81章 诸葛亮的眼光</h1>
严白虎和吕岱组成的使者团乔装成了客商,向着豫章郡的腹境之地出发了。
随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是陶应。
这一次南征,陶商本来没有打算带上他,但是兵马行进到了一半,陶应便急急忙忙的领人快马加鞭的追了上来。
陶应的理由很简单: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大哥有事了,当弟弟的说什么也得往上冲啊。
陶商对于弟弟的自己的这份心意很是感动,为了彰显自己的对陶应的赤诚,他还告诉了陶应这句话的后半句。
兄弟阋墙,家破人亡。
陶应在军中其实没什么要事,他现在名义上是陶商的跟班,军机大事根本没有他能说的上话的份。
说实话,就是让他说,他也说不上太多。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他比刚刚参军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不如——纯粹就是在军中吃干饭的。
但陶应却是个上进的好……笨孩子,他不愿意接受自己就是个吃干饭的现实。
于是乎,当严白虎和吕岱一众准备前往江东腹地的时候,陶应居然嚷嚷着要跟他们一起去,说是要为大哥和徐州,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陶商拗不过他,细细想来这趟也没有什么大事,索性就让陶应跟着去学习一下。
殊不想这一去,陶家老二从此竟然踏入了人生巅峰。
就在送走陶应等人暗中前往百越之地不久,南昌郡的校士就带回了情报,说是孙策在占据了南昌之后,接掌了南昌的各处要隘,然后将诸葛玄一家软禁,同时,袁术和吕布的兵马亦是开拔至了豫章郡境内。
诸葛亮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颇有些心急如焚。
他自幼父母早逝,是在叔父和兄长的照顾下成长的,如今全家人一朝被袁术所制,少年诸葛亮的心志还比较薄弱,听了这小子差点没直接昏死过去。
天幸在众人的安慰和陶商的保证下,诸葛亮的心境才逐渐转为平稳,但他的心中依旧在惦记着此事。
其实在袁术起兵的时候,陶商也曾想过要偷袭寿春城,但袁术也非等闲之辈,他在寿春城留下了五万步军固守境内,并留下了几名亲信战将严密布防,将淮南一地巩固的颇为坚实。
陶商唯恐去了寿春之后,一时攻克不下,再被袁术、孙策、吕布等人抄了后路,届时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如此看来,还得是在豫章郡的正面战场打败袁老二,才是正道。
袁术抵达了南昌城之后,听闻陶商的金陵军在豫章境旁,对南昌城虎视眈眈,心下颇为忌惮,于是便立刻命令吕布和孙策合兵一处,作为前部先锋军,先下手为强,北上对陶商展开进攻。
陶商的六万金陵兵,此番是水陆并进南下,目下在豫章郡和丹阳郡的边境,在校士回报了吕布和孙策的东向之后,他立刻找来了诸文武商议。
诸文武之中,郭嘉和太史慈在彭城坐镇,目下以陈登的话语权最高,他第一个率先发言。
陈登对陶商道:“按照我军起兵前拟定的战略,想要逼迫袁术在豫章郡内横镇暴敛,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袁术知晓,若要驱逐我军出豫章郡,绝非旦夕之功!如此,我军就需选择一处险要之地固守,让孙策和吕布无功而返,方为正道!”
陶商看着他,笑眯眯的道:“那依照元龙之意,我们应该把兵马安置在哪呢?”
陈登一指帐内竖立的巨大皮图,道:“欲借太傅的地图一用。”
陶商一挥手:“随便使。”
陈登走到地图前,指着昌南县的位置,对陶商道:“南昌的北地诸县中,以昌南县的城防较坚固,且其地隶属于丘陵之地,坐落于怀玉山余脉与翻阳湖的过渡之地,城池地势倾斜,有利于对南面固守,且不用担心有后顾之忧,进可攻退可守,乃是目下在豫章郡内,最佳的一处陈兵防守之地,我等可据守于此,以抗吕,孙。”
陈登所说的昌南县,指的就是后世的江西景德镇。
陶商静静的看着地图,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