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表弟四岁学钢琴,过十级的时候是七岁,但一辈子没写过一个钢琴曲,长大了也再没碰过钢琴,小时候弹恶心了。
除了练习曲目与考试曲目,没兴趣主动学别的,只知道最古老的最著名的,与读书一样,一问彼此都是看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寥寥一样的东西。
小时候觉得看这些名著是进步,是眼界开阔,看世界的象征。等长大了,别说再翻了,都羞于提及。
李轩的钢琴就是跟表弟的家庭老师,跟表弟学的,是揍表弟督促那小子好好学的时候,莫名其妙蹭来的手艺。
由于不用应付“科举”,不用考十级,不用怕养成什么坏习惯,只是好奇,追求的是像李斯特那样暴风骤雨的虐完钢琴,拿琴点烟,是为了耍酷而玩。
所以,他会主动的,本能的,漫不经心的接触一些钢琴世界的小野趣。
对钢琴大师的水平没兴趣,反而对大师们的生活小八卦,生僻的有些传奇色彩的小曲,了解的多一些。
这些知识,能为他添加许多生活小情趣。
一个餐厅,乐师弹了个李斯特的著名练习曲目,大款为难人乐师,撒钱非要点个李斯特特生僻的乐曲。
餐厅里来段李斯特是有点不伦不类,毕竟餐厅是舒缓氛围的,弹快了有点闹,乐师这逼装的不合时宜,也不怪人大款找茬。
可人乐师就是个学生,就是兼职挣个生活,跟学生一般见识,有啥意思,换个就得了呗。
大款不,点生僻的为难装逼的乐师,就为了自己这一装逼时刻啊,借题发挥,唱谈李斯特,批判了乐师的炫技,快则快矣,音都找不准。
那意思就是表明,自家不光钱多,肚子里货更多嘛。
李轩的忍耐度还是很高的,乐师装逼可以忍,大款打装逼的乐师可以旁观,可他妈的这顿饭不让吃了是咋地,大款又装上了?
大款有女伴要表现表现,可以理解,但适可而止嘛,表现到他女伴看大款眼神都放光了,大款还频频用睥睨的眼神瞄他这桌,连他的女伴都用眼神勾搭,这就过线了嘛。
那咋办,好办,艺不压身就是这样,有需要的时候,专压装逼犯,这就到了李轩要站起来的时候了,上去叮叮咣咣就是一段。
“我弹的怎么样?”
“你弹的啥玩意呀?”
“你不要听李斯特么?”
“你这是李斯特?”
“对呀,弗朗茨.李斯特在巴黎邂逅肖邦情人,玛瑞.达古伯爵夫人时,当场创作的《邂逅》呀,这氛围应景吧,没听过?”
“听…听倒是听过……”
你看,随便即兴来一段,人都已经听过了,一看就是终结者,未来回来的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