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1 / 1)

《如风》作者:尤四姐

有些爱情像枝头的花蕾,

还未绽放,迎面风霜。

然后凋谢,

跌落进尘埃里。

内容标签:民国旧影

第一章

同泽嫁人的时候,同裳只有八岁。

那时父亲还在任上,天津衙门里的道台。大清将亡不亡那阵,和洋人打交道,空前的忙。家里夫人早年病故,时局不好,也没有续弦。同泽十五岁的那年春天,父亲就做主,把她嫁给了上海纺织厂大股东的三公子。

头一次见到吴恪,是在父亲的六十大寿上。

那天同泽回娘家,还没进后堂,先行迎接的老妈子就在底下议论,姑爷家真是阔,连给大小姐提箱子的都有专车。那种黑壳子的车一部要好几十万,用来装下人,派头这样大!

同裳长到十三岁,也知道害羞了,躲在雕花门后不愿意见人。好说歹说劝出来,她拿团扇遮住脸,才怯怯的看了姐夫一眼。

姐夫二十出头,穿着笔挺的西装,五官俊秀,但是眼神冷而硬。看人的时候倒很专注,是个极有教养的年轻人。她不敢开口,还是他先和她搭话。

你是同裳么?他留过洋,很西式的作派。向她伸出手一笑,你好,我叫吴恪。你可以叫我姐夫,也可以直呼我的名字。

同裳看着那修长的五指,有点不知所措。

同泽在旁边打圆场,我爹爹家教严,你别这样,没的吓着她。

吴恪不以为然,自家人,有什么!

同泽婉媚的倚在他身旁,两个同样漂亮的人,站在一起就像一张广告画。

吴恪脾气执拗,微笑着看她,一直维持这个动作。天窗上的一抹斜阳正打在他手上,愈发显得干净温暖。同裳很腼腆,但是怕姐夫下不来台,仍旧伸出手同他握了下。姐夫手心绵软,同裳想起来,以前听人说过,这样的人福气好,并且重情义。

彼时吴恪已经接管家族生意,上面两个哥哥不成器,抽鸦片、嫖堂子,因此所有重担都压在他肩上。他们只在衙门住了一夜,第二天就要回上海。

临行他送她一支派克金笔,把她的团扇接过去,提笔在扇面上提了如濡二字。飞扬的眉梢,映在温煦的春日里格外意气风发。他说,什么时候愿意到上海做客,我差人来接你。

她笑着点点头,谢谢姐夫,姐夫再会。

他扶同泽上了车,车窗上覆着绡纱的白帘子,车门关上后,隐约可以看见一点模糊的侧影。她站在廊子下目送他们,等车子驶出去好远才折回去。

第二章

宣统帝被赶出了紫禁城。

父亲是满人,对朝廷忠心耿耿,和一群遗老孤臣们巴巴儿盼着复辟。不肯投靠民国政府,也不肯绞头发。长辫子咬牙切齿的往脖子上盘两圈,穿着他的云雁补服,每天五更照旧在东华门前候着。

终究上了年纪,时间一长精神恍惚。终于有一天被人抬回来,到家的时候连她都不认识了。床上躺了两天,最后撒手去了。

同裳失了主心骨,自己也像死了一大半。同泽从上海赶来穿父亲的孝,同行的是另一个不认识的男人。据说姐夫人在外国,赶不回来。富察家又没有儿子,就托他朋友帮忙料理丧事。

同泽安慰她,没有了父亲,你还有我。她替她擦擦眼泪,别哭,跟我到上海去吧!

安葬了父亲,她随姐姐南下。

吴家上年分了家,姐姐和姐夫搬离老宅子,自己另置了产业。新府很气派,三层的花园洋房,有喷泉和落地窗。

她们前脚抵达,后脚一辆沃尔斯利18就从林荫道那头驶来。停稳后下车的是吴恪,同裳叫了声姐夫,他冲她笑了笑。没有看同泽一眼,只道,路上辛苦,快进去吧!

家里的佣人上来接行李,殷勤往楼里引。天津衙门内的家具都是老式的,和这里西洋的摆设大不一样。她左右看看,觉得新奇。

原本一切都好,一切都是鲜焕的。可是说不出来,总感到莫名压抑。姐姐姐夫相处很冷淡,和三年前天差地别。她不敢问,闷头跟佣人上楼。刚走到拐角的地方,就听见他们起了争执。

同泽的声音有点阴阳怪气,三少怎么舍得回来了?想是小公馆那头招呼不周?还是邵小姐攀上了别的恩客,怠慢了三少?

吴恪不愿意和她兜搭,冷声道,你少胡说八道,如今不像从前,也忌讳些。

同裳脚下踯躅,心里惶惶的跳。暗想着姐夫大约外头有了人,不待见姐姐了。那她到这里来,身份岂不尴尬透了么!

同泽又尖又利的哟了声,怎么?你还知道装面子,要在妹妹面前扮演好人?

你别不知好歹,我不说,是顾全你的脸面。吴恪截了她的话,打量我不知道你和秋启的事么?老爷子出殡是谁一手操办的?可要叫同裳过来问问?

同泽倒缄默下来,半天没言语。边上的阿妈一脸为难,不住催促着,小姐别耽搁了,这一路风尘仆仆,先洗个澡休息会儿吧!

二楼房间很多,走廊两边对开门。清一色的柚木刻花门板,要是没有人带路,真的要辨不清南北的。阿妈领她进了左手第一间,她跟进去,人还是木木的。

最新小说: 动机不纯(骨科sp) 情弦(骨科 姐弟) 才不是神明 美漫:我能抽取动画能力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忽悠华娱三十年 星穹列车,我在列车开小店 贫道赵志敬,弟子遍诸天 人在战锤,只想种蘑菇 我的女友死在了过去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