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宁宫是太子的寝宫,虽然没在紫禁城的内廷里但朱由校在里面生活了多年,故而论感情的话他自然还是跟清宁宫更近。
方从哲和刘一燝等人见朱由校不想再议这件事情,于是纷纷闭口不语,很显然现在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再怎么争论也是徒费口舌而已。
“皇上,有司衙门已经拟了几个年号,请皇上圣裁。”这时,礼部尚书孙如游忽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连忙躬身向朱由校说道。
大殿上的众臣闻言顿时回过神来,连忙望向了御座上的朱由校,由于先前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东林党闯宫一事上,故而忘记了朱由校仓促登基还没有年号,以及登基大典的举行。
虽然朱由校已经在文华殿登基成为大明的皇帝,但登基大典是向天下宣告朱由校是大明皇帝的仪式,自然不能裁免。
朱由校经历了刚才的事件后已经心神俱疲,想要去清宁宫歇息,稳定一下心神后清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
因此,朱由校没有在年号和登基大典上浪费什么时间,很快就在有司衙门提供的几个年号中选了“天启”,希望登基后能给大明开创出一个崭新的时代。
由于登基大典早已经昭告天下,所以朱由校决定按照原计划举行典礼,日期如果变动的话会非常不吉利。
定下了年号和登基大典的事情后,朱由校神色疲惫地去了清宁宫,托孤辅臣们则领着朝中大员前去安抚外面那些胡乱猜测的官员,稳定朝局。
李宏宇与那些辅臣们不同,他的任务是负责巡察紫禁城的防务,与武国公穆崇风一起办理新军和亲军交接防务的手续。
等李宏宇和穆崇风巡察到乾清门的时候,远远地就听见了乾清门处传来了一阵争吵声,好像有什么人在吵架。
这使得两人有些惊讶地对视了一眼,随后快步走上前查看,想知道有谁胆敢在后宫中喧哗。
乾清门门内不远处,一群内侍围住了几名内侍,双方在那里进行了激烈的争执,双方的情绪都很激动,差一点就要动起手来。
李宏宇和穆崇风在乾清门外听了一会儿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人数少的内侍是李皇后派出去打探消息,不过被人多的内侍阻拦,禁止他们出乾清门。
听着听着,李宏宇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据他所知朱由校并没有限制李皇后的自由,故而那些因此胆敢在后宫阻挠李皇后派去办差的人肯定不是奉了朱由校的命令。
因此,是何人能调动内侍阻止李皇后身边内侍出乾清门也就呼之欲出了,除了紫禁城太监总管王安外别无他人。
至于王安为何要这样做,李宏宇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他害怕李皇后再得势,那样的话绝对不会放过他,以李皇后的心智肯定能在事后猜到王安与东林党的人相勾结。
“虎落平阳被犬欺!”穆崇风冷笑了一声,开口向李宏宇说道,言语中似乎对王安颇为不满。
虽然龙骧卫和虎骧卫归御马监管辖,但在编制上却属于亲军,如果换句话来说的话,御马监有调兵权,而亲军都护府有统兵权。
因此,这次的事情给了穆崇风一个大大的难堪,无论如何是乾清门的亲军未能把守好宫门,导致了东林党的人闯进去抢走太子。
而其中,王安肯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不然也不会在关键时刻出现那名假传李皇后口谕的内侍来,穆崇风见多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岂会猜不出这跟王安有关,要不然单凭一个小小的内侍无论如何也不敢这样做。
再者说了,那名内侍是如何知道东林党的人要来闯宫的?
所以穆崇风现在心中对王安是颇为痛恨,把在乾清门值守的龙骧卫的亲军当傻子一样给涮了。
如今,放东林党人进入后宫的乾清门龙骧卫军士已经全部被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天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命运。
“国公爷,何必跟小人一般计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来的总会来。”李宏宇知道穆崇风现在心中恼火,于是开口安慰道。
李宏宇并不是单纯地安慰穆崇风而已,原本内侍与外臣勾结就是朝中的大忌,尤其一方是执掌司礼监的王安,另外一方是掌控内阁的东林党,这样一来直接对皇权构成了威胁,迟早会出事。
“可惜了,那名假传李皇后口谕的家伙不知道躲去了哪里,否则只要一审就能揪出幕后主使者,本公可不相信他能扛得住北镇抚司的那些酷刑!”
穆崇风闻言恨恨地用右拳砸了一下左手的手掌,显得难以释怀,毕竟此事给亲军的声誉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令亲军成为了外界的一个笑话,连紫禁城都守卫好。
李宏宇的眉头顿时微微皱了皱,恐怕穆崇风的想法十有八九要化为泡影了,在惹出了如此大的事情后那名假传口谕的内侍唯有一死,很显然他要是活着的话绝对受不了诏狱里的那些酷刑,因此王安是绝对不会冒这个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