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爸爸的办公室,在走廊里就听妈妈说:“丰美,你去把你姐找回来,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
鲁盼儿赶紧走了进去,“妈,我回来了,丽雯姐留我吃饭,我没答应。”
“这就对了,我们不能占别人的便宜,”爸爸就说:“走,今天我们家也去公社食堂吃饭!”
鲁满堂是公社干部,每个月发三十二斤粮票,可以在供销社买三十二斤粮食。可是王巧针能干,工分高,家里分的粮食够吃,他每个月都不必买粮,只有中午在食堂吃饭,因此就省下了许多。
王巧针也笑了,“平时没时间,今天正好赶上了,我们也尝尝公社食堂的饭菜!”平时过日子她最俭省,但今天又不一样。
丰收和丰美还是第一次,“太好了,到食堂吃饭了!”
一家人到了食堂,鲁满堂站在打饭的窗口向里看了看,十分高兴,“今天竟然包了包子!”
食堂的师傅就笑着说:“一会儿县里来人给供销社送东西,罗书记特别让我们今天把伙食搞得好一点儿,所以就包了肉馅的包子。”
正与供销社徐主任说的一样,鲁满堂点点头,拿出了二斤粮票,一块六毛钱,问: “我想打二十个包子,行吗?”
师傅点点头,“平时食堂不常做包子,但要做肯定会多做一些,鲁副书记只管打。”说着接过粮票和钱,用盘子装了二十个包子递了出来。
王巧针就说:“光吃包子不行,再要三碗玉米面糊糊。”
鲁满堂就又数出钱和粮票。
师傅笑着接了说:“对,吃了包子再喝点糊糊。”又拿小碗盛了点酱油和醋给他们。
红旗公社一向以玉米为主,近几年九队种了一片水稻,但一直不产麦。因此,粮票中白面是最少的,也是最贵的,当然对于鲁家人也是最难得的,家里一年到头只包几次饺子,很少做面食。
看到白胖胖热腾腾的包子,大家立即都觉得饿了。
包子是小白菜肉馅的,又香又鲜,鲁盼儿一口气儿吃下两个,正在犹豫,妈已经又给她夹了两个,“难得遇到食堂包包子,大家都多吃,不够我们再去买!”于是她就吃了四个包子!然后又喝了半碗玉米面糊,“好撑啊!”
丰美吃了三个,丰收吃了五个,跃进竟然吃了九个大包子!王巧针看孩子们吃得香,早又添了五个包子,让他们都吃得尽兴。
当然了,她自己和盼儿他爸每人只吃了两个,又喝了两碗玉米糊糊才饱。
几个孩子吃多了,坐在食堂里不想动。
丽雯姐拿着饭盒走了过来,看到他们便热情地说:“鲁书记和王队长好!”
鲁满堂和王巧针就都笑着问:“是章丽雯呀,在广播站还适应吗?”
“适应,很适应,我特别喜欢在广播站上班,”章丽雯赶紧点头,“多谢鲁书记推荐我来!”
“不用谢,在哪儿都是为集体做贡献。”鲁满堂就笑着挥了挥手,“今天食堂吃包子,你去打吧。”
章丽雯又笑,“那我先过去了。”没一会儿端了满满一饭盒的包子,又特别走过来说了一句,“我先回广播室了,那里离不了人的。”
王巧针点点头,“赶紧回去吧,别耽误工作。”
看着丽雯姐走远了,丰收就羡慕地说:“她打了满满一饭盒包子,足有十多个。”
鲁家一家六口人在公社食堂吃了一顿包子,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了。可是章丽雯一次就打了十几个包子,显然是要吃几顿的。
“章丽雯是知青,家里给她邮钱和粮票,我们比不了。”王巧针却又说:“我们家虽然没有人帮忙,但是靠着自己却也把日子过起来了,过去还吃不饱饭呢,如今不也到食堂吃包子了?将来,家里只能越来越好,到时候我和你爸带你们到襄平县的饭店吃饭,听说那里想吃什么就都可以点!”
鲁满堂早拿出烟袋卷了一支烟吸了起来,此时也开口了,“你妈说得不错,只要肯干,日子就能过好!”
几个孩子从小就常听父母说这样的话,早记在心里,此时就都笑了。
直到下午二点,县里送物品的车才到。
鲁家人终于等到了缝纫机,交了钱和票,收到一个扁扁的纸箱子。
缝纫机并不像鲁盼儿曾经在万红英家看到的样子,她就有些疑惑,“怎么会这么小?”
妈妈就笑了,“现在是折叠在一起的,要回家安装才能用。”
爸爸也说:“我听说里面有一个说明书,照着说明书安好就行了。”又拿出绳子把缝纫机捆在个车架上,自己在前面推,让跃进在后面扶着,另一辆自行车载着棉花布料一同回了家。
进了家门,鲁家人就都围着缝纫机转——王巧针指挥着丈夫安装,她见过用过,知道缝纫机是什么样子的;可鲁满堂却从没见过,一面听着媳妇的话,一面看说明书,可怎么也安不上,急得满头汗;盼儿和跃进接过说明书细看,却也有不懂的地方;丰收和丰美被喝令不许离得太近,大家都嫌他俩儿碍事……
没一会儿,家里又来了好多人,大家听说鲁副书记家里买了缝纫机,都来看热闹,左一言右一语地帮着出主意,弄得家里乱糟糟的。
大龙和二龙也来了,鲁盼儿无心去看缝纫机怎么安的,只专心盯着他们——后奶家的人最看不得自家过好日子,巴不得缝纫机弄不好,而大龙和二龙心地不良善,指不定偷偷拿了小零件,那缝纫机就彻底安不上了。
果然,没一会儿二龙就凑到前面摸起一把亮晶晶螺丝钉,放回去时就少了一个,盼儿赶紧拉住他的手说:“这些螺丝钉都有用的,少了一个都不行!”
二龙只得把手里的螺丝放下,“我就是想再细看看。”
王巧针也一直瞧着两个侄子,此时就笑着说:“这里乱着呢,大龙二龙到院子里玩吧,等安装好了再过来看。”
陈婶就先赶自己家的二儿子,“建国,你跟大龙二龙都出去玩吧,别在这里添乱!”
其他人也纷纷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但陆续来的人更多,还是没有清静下来,缝纫机也一直没安装好。
鲁盼儿想了想就对爸爸说:“要么,我们请杨老师帮忙吧。”
“对呀!都是忙得昏了头,我竟然没想到!”鲁满堂就说:“盼儿,你赶紧去知青点找杨老师!”
鲁盼儿应了一声就出了门,可她没有去知青点,却直接到了学校,杨老师很少在知青点与知青们一起打扑克、侃大山,却喜欢一个人在学校看书。昨天她送粽子时,杨老师就在看那本画着古钱的书呢。
果然,鲁盼儿没猜错,静悄悄的校园里,杨老师在大柳树下摆了个椅子,手里捧着书在看,就跑过去,“杨老师,我们家买了缝纫机,可怎么也安不上。”
杨老师听了脚步声早抬起了头,听鲁盼儿说了就点点头,笑着把手里的书送回了小屋锁了门,“那我过去看看吧。”
鲁盼儿原本焦灼的心就平和下来了,杨老师一定能把缝纫机安装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