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陆川为之惊叹。
谢宁皱眉,不应该啊,只要见过他撒娇的人,无一不被他俘获。有些甚至直接把责罚给免除了,代表人物为他爹大哥二哥;有些就算没有直接免除责罚,也会有所减轻,比如他娘和大嫂。
难道是他撒娇的功力下降了?
陆川见谢宁骨碌转动的眼珠子,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相处的时间多了,陆川也知道谢宁不是初见时的高冷大美人,有时候很心大,有时候又很有心眼,比如在逃避不喜欢的事情上。
为防止谢宁继续在这个事儿上纠缠,陆川问:“我瞧宁哥儿这几日在家里,除了吃喝看话本就是练武,不知可还有其他想做的事儿?”
谢宁不知道陆川为什么突然这样问,难道是开始嫌弃他整日无所事事了?想想家里的事有齐管家,嫁妆铺子有掌柜的,他不看话本练武,还能干什么。
谢宁瞪向陆川:“你嫌弃我了?”
陆川连连摇头,他可不敢这样想,他一个吃软饭的,哪里敢嫌弃金主啊。
“当然没有,只是我见你平日里只看话本和练武,也挺无聊的,有没有想过找点事情干?”
谢宁疑惑:“找……事情干?我一个哥儿能干什么?”
他虽然是一个哥儿,但完全不想把自己的时间放在打理家事上面,这让他很没有成就感。
从前他娘打理家事,到现在他大嫂,把偌大的侯府打理好就是她们的工作,可这小小的陆家,有齐管家和刘嬷嬷在就够了。
他倒是想出去干一番事业,奈何限于哥儿的身份和谢家人的身份,不得不屈居于京城。
能在京城闯出一番名头来的女子哥儿,好像就只有锦绣阁的林老板和玲珑阁的李老板,专门做刺绣和胭脂生意的,有局限性。
女子哥儿不可为官,不可投军,想做出一番事业只能从商。以他们谢家的身份地位,若是自己敢从商,他娘得打死他。
陆川注视着谢宁的眼睛,郑重地说:“这世间男子能做的事,女子哥儿也都能做。如今的三纲五常,不过是把女子哥儿拘在家中生儿育女、打理家事的工具罢了。”
“在这世间当权者基本是男子,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冲击,更为了让女子哥儿心甘情愿地为他们生育子女,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女子哥儿的规定。”
“我只是一介书生,对抗不了这世俗,但我能感受到宁哥儿你不是一个安于后院的人,不希望你在这后院蹉跎。”
谢宁微张着口,半天没能合上,他震惊于陆川一个男子,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甚至大多数女子哥儿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困境,陆川却能体察到,这怎么能不让他惊讶。
谢宁有些结巴:“你……你怎么懂这么多?”
陆川微笑不语,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就连他工作后,上司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女性。
他发现这时代的女子哥儿也是很聪明的,她们知道是男子制定了这样的规则,她们作为弱者只能顺从。
但她们也会在规则内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权益,比如女则女戒等书,就是教女子哥儿如何更好地生存。
既然一定要依附男子生存,便光明正大地让男子养家,她们生儿育女,分工明确。
比如世上有七出之条,限制女子哥儿,也有三不去,保障她们的权益。
从小在北疆生活的谢宁,绝不是她们当中的一员。
所以他一边让自己沉溺在话本子中,一边又勤练武艺,期盼有一天能用得上。
谢宁很惊讶陆川说的话,也确实很心动,先是欣喜,随即又丧气起来。
谢宁说:“可我不知道能干什么,从小到大唯一有的本事就是这一身武艺。”
“不管我是不是哥儿,只要我还是谢家人,就没有发挥用处的一天。我爹荣养在家,我大哥在北大营练兵,二哥在城里巡城,我又能做什么呢?”
十多年前的那场大战,保住了北疆,打出了永宁侯的名气,也造就他在北疆人心里极致的声望。
幸好先帝是个明君,他爹又忠心耿耿,先帝封他爹为二品侯爵,进京享福,他爹欣然接受。
君臣相得。
代价就是他们一家人被拘在京城,戎马一生的父亲卸甲了,有勇有谋的大哥成了个练兵的,年少得志的二哥只能巡城,管一些鸡零狗碎的事情。
在皇权与夫权的压制下,谢宁只能每天吃喝看话本,给自己找乐子。
谢宁又重复了一遍:“我又能做什么呢?”
像是在问陆川,又像是在问自己。
陆川从来没见过谢宁这个样子,心底泛起了一丝心疼。
陆川定了定神,没有被带入到谢宁的情绪里。
他说:“我大致翻了翻你喜欢看的话本杂记,都很有质量,看得出来你眼光不错。”
“啊?”谢宁没反应过来,陆川怎么突然说到这了。
陆川没理会,继续说道:“我觉得以你的眼力,可以去当一名编辑,正好你爱看这些,可以把爱好变成事业。”
这下谢宁彻底懵了,当编辑?这不是读书人才能干的活吗?他一个哥儿当编辑,夫君疯了吗?
当编辑管写书人的事,岂不是让他一个哥儿踩在男子头上,若是让人知道了,唾沫星子能把他给淹死。
可为什么在慌乱中他心里会有一丝兴奋呢。
谢宁不懂,他茫然地看向陆川。
陆川揉了揉他的头发,说道:“我们可以和翰墨书局合作,发行日报或者旬报,你可以当这个报纸的主编。”
谢宁问:“日报?旬报?那是什么呀?”谢宁听都没听过。
陆川解释道:“就是一张大的纸,上面分为几个区域,可以在上面印刷奇闻轶事,也可以印刷民间趣事,或者朝廷发布的律令。”
大安朝虽然文娱行业很发达,但仅限于话本小说杂记等,还没有报纸的出现。
他想这倒是一个机会,既可赚钱涨名声,又能让宁哥儿有事可做。
他这三年为了考中进士,注定要把全部的心神投入到读书中,他希望谢宁也能有自己的事业,希望谢宁能一直都闪闪发光又自信。
前世八十九十年代报纸杂志盛行,电视普及不到的地方,多少人的娱乐方式就是看报纸杂志。以大安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发行报纸还是很有前景的。
谢宁还是不理解,但听着陆川的描述,他已经心动了,追着陆川问详细的内容。
陆川给他解释了什么叫报纸,一份成功的报纸上需要印些什么内容,报纸的定位是什么。
“宁哥儿你看过那么多的话本小说,对这些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还可以找人把京城内外的趣事编辑成故事,真人真事肯定很多人感兴趣。”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