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皇上是明君,做不了将国库钱财挪来自用的事儿。
胤礽告诉陈廷敬:鸭子已经煮好了,就等着人来接手,他这边的人只负责煮鸭子,不负责端盘子,也不负责帮人怎么吃鸭子。到时候如何接手玉器店,未来怎样管理,怎样与外洋人继续贸易,负责人由谁来担当,派遣谁去张罗等等,一切都交给户部负责了。
金灿灿的成果就摆在眼前,陈廷敬却只觉得眼前一黑。
听太子的意思,这笔钱恐怕守不住多久就会又被名正言顺地花出去。
太子将钱暂时交给户部来管,由户部出人来接手忙活后续事宜,一切麻烦也因为变为国库所有而阻挡在了外边。
而户部就是挡住麻烦的那一道屏风,陈廷敬几乎能预料到自己之后会有多么忙碌。
缺心眼的郭琹还出言赞美太子殿下大义!
他根本就没看出太子的险恶用心,这哪儿是给国库送钱?这是空手套白狼,要整个户部运转起来干活呢!
“陈大人?”太子担忧地在他眼前挥了挥,询问道:“您到底要不要啊?若是还犹豫,恐怕这笔钱最后会进内务府。”
陈廷敬咬了咬牙,就算前方有巨坑,他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下跳,然后在心里安慰自己:注定守不住的钱,那也是投入到大清建设之中的,只要对国有好处,那么忙活一点也不算亏。
“要!”
郭琹心中诧异。
太子来送钱,陈廷敬没有面露喜色,倒是有被“逼良为娼”之感,好生奇怪。
胤礽又对两位大人拱手,笑道:“孤知晓朝中因孤购买玉器之事而多有非议,郭大人身为监察御史,恐怕没少听到人们前来找您‘告状’。”
郭琇想起自己是为了什么来找陈廷敬,不由点了点头。
“如今既已知晓殿下将之献给国库,此事应当禀告皇上,上奏内阁,如此亦能避免诸多误会。”
郭琇可不管朝中党羽之争,他自身没有任何派系,做事直来直往,一点都没有被束缚手脚的样子。
胤礽笑道:“对,上奏内阁,多谢郭大人提醒了,孤就按照郭大人提示的来做。”
他几乎可以预见那些针对他的人在朝中跌个大跟头了。
太子并未停留太久,将所有事情都交给户部后就曹珍拍拍屁股走了。
留下陈廷敬拿着那烫手的九百多万两银,深深叹了口气,回到书案前便写折子向皇上“请罪”。
玉器之利富可敌国,而太子殿下仁德高义,定要将玉器之利送予国库,以缓国库银两紧缺之忧。微臣惭愧,因受利所诱,未能规劝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