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边上还有个丫鬟在转述:“老爷,外头都传扬疯了,说是丁青天与民同甘共苦,为了救灾宁愿饿着自己也不愿意饿着百姓,大人将自己饿得皮包骨头,施赈布粮时,累得昏倒在雪地里……”
丁思孔:???
“所以百姓们要给您送粮,因为您太伟大了,大伙儿都心疼您,怕您饿坏了自己,有您这个大青天在,大伙儿日子才能好过,谁都能饿着,不能饿您啊!”
丁思孔:“我几时把自己饿坏过,我这不是好好的,也从来都没昏倒过!”
“大人莫要说了,临镇的父老乡亲都说了,他们亲眼看见了您跟着他们一起抗灾,一起挨饿受冻。”
丁思孔百口莫辩,朝廷的嘉奖也来了,皇上赏赐了他帑金与御马,还送了他御制诗歌,要知道,上一个得到这样待遇的,是升官位两江总督的于成龙!
树立一个清官榜样造势而获得的好处显而易见,江苏境内因为一个丁思孔,百姓对朝廷的依从性最高。
雪灾以后,丁思孔治下官民相得的好名声都传到临省去了。
有一个清官还不够,在丁思孔之后,又有更多的清官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冒了出来。
官民之间共同赈灾的动人故事,成了说书先生们唾沫横飞讲述的新题材。若是只是夸官老爷们做得好,时间久了怕是会起到反效果,令人以为这一切都有人在背后推动,既然如此,那就再说说老百姓们之间的动人故事,说说儒商、说说大军在这次雪灾之中不畏艰险地开辟道路,为道路畅通做了多么大的贡献。
文部的第一次宣传之下,效果如胤礽所预料的那样好,从地方上上奏的奏折来看,可知民间对朝廷的舆论正在向着好的方向转变着。
胤礽知道,这些都还远远不够,不过没事,开春一到,陈梦球就要随姚启圣去往福建了。
在最无聊的祠祭清吏司待够了三个月,胤礽自己不提,康熙可不会放任他将时间花在祠祭之上。不久,胤礽终于轮到了礼部最后一司,大清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司部——主客清吏司。
第157章
主客清吏司负责人有三位郎中,分别来自满、蒙、汉三族,从这样的职能分配上可以看出,他们分别负责接待哪一方面的来人。
正如这一次郑克塽来京,胤礽就是与徐乾学商议的。
若有蒙古王公来京,也有蒙古郎中来负责迎宾之礼。
负责满族礼仪的名为孙果,出身爱新觉罗,是觉罗宗室内部成员,要是有从龙兴之地来的同族王公,就是他来负责接待。
三位郎中之下,又设了员外郎做副手,主事管更细的下属司部事务,笔帖式负责翻译文书、记录文档、传递机要,经承负责书写文稿……
这三位郎中都比较好说话,因为之前迎接郑克塽的关系,胤礽与徐乾学最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