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一百四十二章 革职下狱</h1>
林哲和清廷的决裂速度之所以越来越快,其中除了林哲想要早日自立外,也和清廷办练新军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关。…≦,
天下局势都是相互关联的,林哲加快了扩军谋图自立的速度,清廷就更加感到了威胁,于是乎加快支持新军的新练,而清军大力扶持新军的编练,反过来又让林哲感到了威胁,迫使他加快扩军的速度。
这些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说单独存在。
眼看着李鸿章在江北地区大肆扩军,1856年初不过才四五千人,然而如今就已经攀升到了八千人之巨。
同时林哲还得到情报,清廷办练的八旗新军也是进展极大,年初的时候清廷大肆整顿八旗新军,据说把原来的多位将领都是一股脑革职,从而抽调了精干人员掌管八旗新军的编练,据说八旗新军的风气大有改善。
同时又对京畿等地的绿营进行裁旧练新,练出了一支两千多人的直隶绿营新军,被称之为‘京畿练军’。
这支京畿练军的士兵并不是说直接从绿营部队里挑选进来,而是通过裁汰京畿、直隶等地的绿营部队,腾出军费来重新招募士兵,然后仿效余胜军的军制编练。
清廷在1856年时期大力编练新军的举动让林哲感到了越来越庞大的压力,他估计着放任清廷继续搞新军的话,说不准历史上的北洋新军就会提前出现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林哲已经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他要尽快举旗起兵。然后彻底掌控苏南、浙北等地,利用这两地的赋税来支撑这的扩军。进而和太平天国、清廷争夺神州归属。
而在这之前,他还得需要一个借口。一个可以让自己获得正义名分的起兵借口。
而1856年十一月朝廷对江南地区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就是让林哲找到了这个机会。
1856年十一月,督办江南军务的和春由于一系列的惨败,以至于江南地区的清军从三万多人缩减到一万人不到,同时他又无法压制林哲的发展,甚至做主向林哲出售了五百匹战马,搞的现在江南地区的清军只能归属在江阴无法动弹,江南大营已经名存实亡。
所以清廷毫不犹豫的将和春革职,同时批准了这几年一直打酱油的两江总督怡良因病请辞,这怡良说是因病请辞。但这不过是给他一个台阶下而已,明白人都知道朝廷已经是对怡良的不作为极为不满。
随后,清廷任命江苏巡抚黄宗汉署理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张国梁林哲依旧帮办江南军务。
同时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并督办江北军务。
黄宗汉当两江总督,这没人能说什么,人家资历够足,然而清廷把林哲抛开一边。直接任命资历比林哲还轻的李鸿章为江苏巡抚?
这就引起了江南地面的极大震动,准确的说是余胜军体系内的震动。
早在1854年的时候,当时吉尔杭阿被革职,林哲就是有机会窥视江苏巡抚一职的。不过机会实在太过渺茫,林哲等人也自知资历不足。
然而两年后的现在,林哲已经不是当年的林哲了。尽管年纪、资历和很多官场大员们比起来不足,但是林哲在江南地区里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他收复浙北,苏州。常州,攻下镇江甚至一度打到天京去的战功也是不容忽视的。
同时林哲已经官居江苏布政使,从二品,已经是有足够的资质当上江苏巡抚了。
如今朝廷竟然是绕过了林哲,从而任命一个名不经穿的官场新丁,一直在江北打转的李鸿章为新任江苏巡抚,这在诸多余胜军将领们看来,这是要打林哲的脸啊,而打林哲的脸,就是打余胜军的脸啊。
“哼,朝廷里尽是一些昏庸无能之辈,我余胜军在江南抗贼多年,战功显赫,如果没有我们余胜军的话,这江南浙北早已经被贼军拿下了。而他李鸿章不过是三岁小儿而已,学我们连了几千人新军就敢后来居上爬到我们大帅头上!”施清瑄毫不掩饰他对朝廷的不满。
从湖州回来上海述职的林安飞也是面带寒色道:“就是,那些江淮新军算个屁啊,拉出来不用大帅的第一师动手,我第二混成团就能把他们给灭了。这朝廷让李鸿章担任江苏巡抚,摆明了是要轻视我们!”
林安飞如此说。
屋内的第三人徐言青也是皱眉道:“朝廷早已经把我们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了,恨不得早日除掉我们,自然是不可能让我们家大帅当这江苏巡抚,主政一方了!”
听到徐言青说的这么直白,林安飞和施清瑄都是脸色一变,不过他们都没有对徐言青的话说什么。
林哲和朝廷不和这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事了,不管是清廷高层还是余胜军的高层你将领,大多知道朝廷和余胜军之间矛盾重重,而这矛盾来之那里?
自然是林哲的反意!
只要仔细研究林哲这几年的举动,那么就不难发现林哲试图谋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