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有些许睡意的沈嘉,一个激灵就醒了。他急忙钻出帐篷,环顾四周,心道萧翌不会出事吧。
要是陛下因自己遇险,那他难辞其咎,只能以死谢罪了。
“微明兄,萧微明!”沈嘉大喊大叫,再也顾不上文人体面,急得直冒汗。
“我在。”不远处,萧翌抱着野果子,从林中走出来。
“您、您吓死我了。”沈嘉抱怨道,“您去哪里了,也不说一声。”
“去了前面的林子,又没多远。”萧翌扔给他一个果子,“干粮太干了,吃点果子。”
沈嘉接过,感觉现在自己提到嗓子眼的心才落回肚子了,“您什么时候醒来的。”
萧翌很想说我就没睡着,但为了沈嘉敏感的心,他只好道:“比你早半个时辰吧。”
“哦。”沈嘉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半个时辰前睡着的。
“吃完就上路。”萧翌道,“今日还要去田里看看,争取一天查完。”
“明白。”沈嘉三下五除二吃完果子,萧翌则收起了帐篷,两人熄灭火堆,骑马离开。
在路上时,沈嘉提起了程阁老,“师傅果然不愿意,我就提了一句‘一月一查’,他都觉得太过了。”
“正常,我早料到了。”萧翌一手持缰,一手持鞭,端坐在马上。
见萧翌如此淡定,沈嘉纳闷道:“现在能瞒住,可将来想推行《考成法》,没有内阁点头,是不可能的。”
“内阁现在就他和次辅张旭,他也不主动荐人入阁。”萧翌眉头一皱,显然不满多时了。
的确,自从吴商等阁老离开后,内阁就没再添过人。而次辅张旭是个“墙头草”,一直都顺着首辅,哪里敢和程阁老对着干。
“皇上是打算让新人入阁,以制衡程阁老?”沈嘉问道。
“正是。要是能有几个支持新政的官员入阁,将来内阁内部决议,就不是程老的一言堂了。”
“可是,让谁入阁呢?”沈嘉左思右想,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毕竟,阁臣要有资历,有政绩,还得是翰林出身,深得百官爱戴和尊重。
萧翌却瞥了眼沈嘉,那眼神意味深长。
“您想选我?”沈嘉完全没有能够入阁的庆幸,反而摇头拒绝,“我年纪小,资历不足,而且还非翰林出身。”
“你别忘了你还兼着翰林院侍读学士,怎么不算翰林出身了?”
沈嘉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萧翌非要让自己去教肃王读书。
“我这算什么,人家认的翰林只有庶吉士,以及状元、榜眼、探花。”
科举后,一甲三人直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的进士们则还要参加“朝考”,以选出优秀人才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沈嘉当年是二甲十一名,“朝考”也没有考好,与翰林院无缘了。
一念即此,沈嘉自怨自艾起来,“我科举名次平平,也没什么政绩。陛下还是找一甲状元入阁吧。”
“状元有什么好的。”萧翌看沈嘉一副自暴自弃的样子,不仅没有安慰,反而笑出了声。
“人人都想考状元,状元怎么不好了?”
萧翌却道:“你看那些状元,个个聪明绝顶。”
“是啊。”沈嘉更郁闷了,他知道自己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了个二甲。
“可我反而不想用他们。”萧翌说道。
“为何?”
“他们最懂经营,最善趋利避害。不会跟百官作对,也不会……”
也不会对君王动情。
萧翌没有说下去,他看向沈嘉,转而道:“也就是你这样直的人,才能变法。”
沈嘉:“……”感情“直”也算是优点了?
两人一路说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通县地界。萧翌下马,走到附近的田里,正巧看到有地方官在丈量田地。
官员们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一旁的百姓唯唯诺诺,生怕得罪了老爷们。
“一、二、三、四……”有小吏一边数数字,一边走路,看来是在以步丈量。
沈嘉看到后微微皱眉,但皇帝没有发话,只是看了几眼,又骑上了马。
两人又去了另一处田地,见这边的小吏用的是绳子,田头田尾站两人,拉直绳子测量。
沈嘉细看发现,绳子上每隔一段距离,会打个结做记号。这个方法至少比算步子的靠谱,但也就好上那么一点点,离精准还远够不上。
君臣二人骑马转完了一圈,一路看下来,不外乎这两种丈量方法。怪不得巡按御史查不出来,没有标准的尺度,步子的大小全靠走路的人控制;而绳子的长短,也不好把握。御史们能查出问题,才怪呢。
“之前你领户部丈量田地,用的是什么法子。”萧翌问道。
“户部有专门的‘弓’,一弓三尺五寸。”沈嘉答道。
“把这种‘弓’普及下去,让户部颁下弓样,就以三尺五寸为一弓。”萧翌说道,“所有的田地必须用户部规定的‘弓’丈量。趁问题发现的早,立刻让地方上的官员重新丈量。”
“臣领旨。”沈嘉心道,果然还是出来走一走,看一看,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作者有话说:
求海星!
第37章雨霖铃(六)
从田间转完,天都快黑了。萧翌骑在马上,抬头看向远方暗沉的天空,对沈嘉道:“得尽快找个客栈住下,明日再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