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的徽号是康熙所上,胤禔就算加字,通常称呼还是仁宪太皇太后。需要小心斟酌的是皇帝生母皇太后的徽号,礼部和翰林院一起参详许久,最后送上了一盘子好字眼。
最后皇帝选择了“崇寿”二字,也就是祝祷母亲长命百岁,求个健康长寿的意思。
比起为皇太后上尊号更热闹的,就是皇后的册封之礼了,与此同时,也有一个问题摆在了胤禔面前:要不要封太子呢?
第259章一朝天子一朝臣(下)
这并不是有人明示或者暗示了,这不需要有人对胤禔说三道四,而是当胤禔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他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关于未来、承继,和人选。
特别是礼部贴心的将皇上的皇陵备选地点送上来的时候,胤禔终于明白为什么先帝对太子的态度那么……复杂,因为皇帝本身就是个复杂的职务。
除了皇帝,没有哪个人会在自己最大的喜事—登基的时候,于此同时—不管登基的时候多大年纪,就开始修自己的陵寝墓地。
礼部早就预备下了备选地点,但胤禔出于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理,并没有认真的挑选自己所谓的“万年吉地”,而是假装没这回事。
可先帝孝期都过了,作为皇上,再不给礼部一个说法,这就说不过去了。三年之前不挑选吉壤还可以说是缅怀先帝,但现在无论如何,当今也要择吉地,预备给自己修坟。
啧,胤禔都说不清楚,这到底算是丧事喜办,还是愉快办丧。
总之,他在看过了几处地点之后,只道:“朕打算让河督戴梓回京,他懂水利,也懂堪舆,看看哪出不会渗水,就选哪处罢。都是大大的好地方嘛。”
三年无改父道,而今三年之期已过,胤禔伴随着新科进士入朝,上一届庶吉士们散馆,自然开始了自己的人事调动行为。头一件事,就是将地方上的“自己人”调回京城,入阁辅政。
以戴梓的年岁资历,他入阁和阿拉木入阁一样,大家都知道这是新君提拔自己人,但人选也是合情合理,挑不出毛病。
“八爷,臣与您相处多年,承蒙八爷看重,常说与臣亦师亦友。今日,请恕我不恭,何焯有句话掏心窝的话,要对八爷说。”
长亭外,古道边,京城南下至天津卫的最后一处驿亭,胤禩正在送别何焯。临走之前,何焯没有什么依依惜别之情,只有良言相劝。
八贝勒闻言笑道:“你我相交多年,有话直说就是了。再说,如今我只管在家养孩子,哪里还能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