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符合封建道德。
所以从道德角度说太子道德有瑕,实在是很难站住脚。至于失措之政,这个胤禔就不欲多说了,实在是因为胤礽并没有机会施政。就算前两年,康熙让他主抓京旗的事情,也只是无功无过。
底下的奉承拍马,那信不得,最好当成放屁。
胤禔记得自己上辈子有个学长—攀岩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个富二代。当年在学校的时候,动辄玩个什么投资大赛,每每得到第一名,常能听见人夸他“未来投资之星”。
等到学长毕业,自己在电商行业创业,更是被吹捧成了“xx第二”“明日领袖”,母校还说要请他演讲。可惜,演讲未能成行,因为这位学长因为资金链断裂,家里无法给予支持,他破产了。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自己的项目只有估值是没用的,不管吹的如何天花乱坠,一旦资金链断裂、或是没有机会套现,那么这个创业者就是失败了。
太子也是一样。
胤禔并不觉得胤礽在战略眼光上强过康熙,也不觉得他做学问的功夫强过老三。太子本人有才华不假,但这种才华究竟是不是真的配得上那么多溢美之词,就见仁见智了。
至于监国理政,胤禔也不觉得换个人,比如老四、老五,甚至老八,处理些常规事务就一定比胤礽差。难道他们谁还有本事给大清朝捅个窟窿?
到时候朝臣亲贵也会像夸胤礽一样夸其他人,他们夸的,不过是储君这个位置罢了。
只要胤礽没有登基去验证实际能力的机会,说再多也只是空谈,胤禔不想在这上面纠缠,不管胤礽就今日什么意思,他做个好人日行一善,安慰安慰他也就罢了。
太子觉得直郡王很奇怪,他既认真又敷衍,胤礽能感觉到对方说“没有”的时候,是认真的,但他有感觉胤禔不愿意多说。或许是觉得自己是臣子不好评判?
兄弟俩又喝了两杯,绕开最近的事情,天南海北的回忆旧事,双双微醺的时候,胤禔告别离开了帐篷。没等他走出两步,康熙把他给叫过去了,九成九还是为了太子。
胤禔对这种说不清是皇帝担忧,还是老父亲担心的行为,满心都想吐槽,然而他不敢。于是只好带着一身酒味去皇上跟前应卯,好气啊,说不定还得吃顿训斥。
“大白天喝酒!”康熙满脸不悦:“朕一向节制,也告诉你们不要纵欲,怎么能白天喝酒一身酒气!这么大的人了,他叫你喝你就喝?”
这话说的,胤禔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听训。所幸康熙只是借题发挥,叨叨完事,他总算开始进入正题。出乎意料,老爷子没问他和太子怎么想起来喝酒了,反而让他去得寿那边。
“得寿请旨探望太子,你一会传旨,叫他明天去看看胤礽。”康熙语气平静,也不像是气恼失望,反正就好像太子是真的病了,而非被囚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