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33节</h1>
苏延卿摇了摇头,嘴里却生理性的打了一个哈欠:“没有,我们昨天睡的挺早的。”
这赵湘湘做的是早点生意,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来做包子、蒸包子了。
这一点梁淑琴是早就想到了的,反正他们在店里住也只是暂时的。
毕竟后面的空间不算大,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房子了,他们还是要搬出去住的。
梁淑琴自己的打算是,趁着现在省城的房价还不高,干脆把手边的钱攒一攒,直接买一套房子,也省了到处租房子的麻烦。
苏延卿帮着赵湘湘把面团擀成长条,再用刀均匀的切成一个个大小匀称的剂子。
这包包子是个技术活,要想把包子包的好看又不露馅的话,那决计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苏延卿虽然烤烧烤还行,但是包包子就真的不擅长。
苏延卿看着赵湘湘把面皮往手上一摊,放上肉馅之后,两只手一合一转,一个褶皱、形状都完美的包子就出现在了她的手中。
梁淑琴也收拾好从房间出来了,看着赵湘湘熟练的动作,毫不吝啬她的赞美之词:
“大嫂你这技术真是绝了,让我学的话,估计学个四、五年都包不出这样的包子。”
赵湘湘被夸的都不好意思了:“哪有你说的那么难啊,这东西讲究的就是一个熟能生巧,多包,几个包子也就会了。”
梁淑琴摆了摆手,不敢轻易尝试:“我还是不糟蹋你的面皮了,我还是帮你做馒头吧,馒头比包子简单,我应该能做好。”
这馒头用的面团在揉的时候,就是加了糖的,只要用在面团剂子上轻轻划一刀就行了,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赵湘湘怕时间来不及,做了三笼包子,两笼馒头之后,就急着上炉子蒸了。
担心第一天生意不好,赵湘湘和面的时候也没准备多少,就只预备了做六笼包子,两笼馒头的量。
现在的面粉不像后世的那么白,蒸出来的包子馒头也略微带一些淡淡的黄色。
眼看着天就要亮了,炉子上的包子也能出锅了,赵湘湘掀开蒸笼捡了十个包子馒头出来,这就是他们三人今天的早饭。
都是能吃的人,梁淑琴和赵湘湘一人吃了两个馒头一个包子,苏延卿吃了两个包子两个馒头。
赵湘湘问苏延卿:“吃饱了没,没吃饱的话自己再去捡。”
实际上苏延卿确实没太吃饱,不过这包子赵湘湘是做来卖的,他也不好意思再去拿,只能点头说自己已经吃饱了。
第三十六章
这高高一摞的蒸笼就这样摆在店门外, 路过的人都能知道这是卖早点的。
一毛钱一个的肉包、5分钱一个的菜包和馒头, 这个价格是赵湘湘四处打听过才定下的价格。
省城里的包子馒头卖的都是这个价,赵湘湘也没有要搞特殊的意思。
不过因为赵湘湘这是新店, 没有老顾客,许多在附近工厂上班的人, 都已经在长去的店里吃过早餐了。
这一早上在赵湘湘这里买包子的, 都是早餐没有吃的人。
卖了一早上, 做好的包子馒头都还剩下差不多一半, 赵湘湘看着没卖出去的包子, 有些犯愁。
梁淑琴见赵湘湘着急上火,连忙劝道:
“大嫂你别急, 咱们这才是第一天来张, 有很多人都还不知道这里有卖包子的,所以生意差一点也能理解。”
赵湘湘并没有因为梁淑琴的话就放宽心, 反而有些自我怀疑的问她:“小琴,你说是不是我这包子味道不好呀?”
“没有呀, 包子很好吃, 大嫂你真的不用担心味道的问题。”
听了梁淑琴的话, 赵湘湘总算放心了一点,不过包子没有卖完, 她一上午都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的。
然而等到中午,事实就证明了, 只要味道好, 就没有愁卖的食物。
一到工厂中午的吃饭时间, 就有不少工人跑来赵湘湘这里买包子。
赵湘湘被突然多起来的客人弄慌了神,她有些疑惑的拉了其中一个人问道:“中午也吃包子?”
赵湘湘他们这里属于西南地区,主食还是大米,包子,米饭面条的话,一般都是早上和晚上吃,中午大多数人都还是要吃米饭的。
“嗨,我这不是听工友说这里新开了一家包子店味道很好,所以赶着来买尝尝嘛。”
旁边的人也跟着说道:“对呀,我工友也说了,他说这里的肉包子又香又好吃,横竖食堂的菜我也吃腻了,就想着干脆换换口味,看看是不是真有他们说的那么好吃。”
听到这里,赵湘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这是早上在她这里买了包子吃的客人,吃过之后觉得好,在给她宣传呢。
见赵湘湘还在发呆,一旁的他梁淑琴撞了撞他的胳膊,小声的提醒道:“大嫂,你还愣着干嘛,赶紧给客人装包子呀。”
等着买包子的客人也跟着嚷道:“对呀,对呀,我要四个肉包子,钱在这里。”
被梁淑琴这么一撞,赵湘湘才总算回过神来,连忙甩掉脑袋里的各种思绪,开始工作起来。
三笼包子也就六七十个,这来买包子的大多都是青年人,胃口都不小,几乎每个人都是三四个、四五个的买,三笼包子很快就买完了。
这看着包子卖完了,买到的人自然庆幸,而那没买到的,有那将就买馒头,也有不买回去厂里吃食堂的。
包子、馒头卖光之后,赵湘湘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客人的反应已经足够证明了,她之前担心包子的味道不好,确实是她自己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