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陶南风站起身,表情变得严肃:“范总,您记得让勘测组的同事在东面沿线补一组钻探取样,这里可能存在软弱土层。”
范雅君弯腰捡起一块土圪塔,在手中搓了搓。
“坚硬,含水量低,粘性土质,承载力不会低。和其他位置并没有区别,你从哪里得出判断,这下面会有软弱土层?”
陶南风不知道如何解释。她有异能在手,刚才尝试着将异能外放,直达地底深处,那里有一大团白线纠缠。
白线代表的是薄弱点。
陶南风努力给出相对科学的答案:“我上一次在这里踏勘的时候,东头这一条草木特别繁盛,显然土质相对松散且含水量高。你看这翻新出来的土块,上面还有野草,根系是不是特别发达?”
范雅君笑了:“真是个傻孩子,土质肥沃不代表承载力低。这个地块勘测组的同事们有经验,知道如何取样。”
说完,她拍了拍陶南风的肩膀:“我们得相信科学,你别担心。”
陶南风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闭嘴,继续沿着边界查看。一边看一边蹲下来,用异能检测着,她的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沿着地块边界东侧,十米往下,有一条约三米宽的软弱土层,如果设计时按照180kpa进行结构测算,那东侧砖墙的基础宽度绝对低于安全值,到时候整个楼体向东倾斜,安全堪忧。
不过,陶南风没有再说什么,她打算先和父亲商量。
两人看完现场,范雅君看她脸色不轻松,但笑着安慰:“你又没有透视眼能看清楚地形,担心什么。你还是个学生呢,又是建筑学专业。结构设计那是结构组的事情,搞结构设计的人一天到晚把安全系数挂在嘴边,放心吧。”
陶南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在毛巾厂车站分手,各自乘坐不同的公交车回家。
2路电车开过来,陶南风刚要上车,却被车上一个人冲下来抱住:“陶南风,真的是你!”
作者有话说:
哈,猜猜看这个人是谁?
第110章地基
陶南风哈哈一笑,回抱住对方:“萧爱云!”
萧爱云考上江城yihua师范大学,学校位于江北,两人各自都忙,平时见面少。难得在这里遇到,真的非常惊喜。
“你怎么来了?”
“你怎么来了?”
两人异口同声,相视一笑。
萧爱云今天回娘家,刚刚下车就遇到陶南风,索性将她一拉:“走!正好遇上,你陪我回一趟家吧。我妈托人来送话,说家里出了事,让我回来。”
陶南风犹豫了一下:“你们家的事,我不好参与吧?”
萧爱云央求她:“求你了,就陪我一下吧。以前在秀峰山的时候吧,我做梦都想回家,可是现在回江城读书了,我现在回家就像上刑场,每次回来都鸡飞狗跳,烦死了。”
陶南风说:“你心疼你妈和小妹的嘛。”
萧爱云拉着她往厂里走:“如果不是心疼我妈,我真不想回来。本来在农场当老师挺愉快,小妹也能在镇上中学借读。现在好了,我回江城,小妹也回来读书,我们俩都是住读,平时回来得少。”
她知道陶南风心软,便继续恳求:“你力气大嘛,如果我被我爸拖住,好歹还能救我一救。你看怎么就这么巧,我一下车正遇上你。这就是天意,天意不可违,知道不?”
陶南风被她说得笑了起来,便没有再推辞,跟她一起往老宿舍楼而去。
还是那么阴暗的楼梯间,空间中浮动着类似泡菜坛子的酸味,打开生锈的铁门进去,逼仄的空间、混乱的环境,这样的居住条件的确很难让人心平气和。
听到动静,萧妈抱着一岁的大外孙从厨房走出来。看到陶南风,她赶紧将孩子往摇椅上一放,急急地收拾着沙发上散乱的小衣服,笑容里透着股愁苦的味儿。
“你同学来
\t\t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t\t', '')('了,快坐快坐。”
萧爱云一边帮妈妈收拾屋子,一边埋怨道:“大姐、二姐呢?怎么也不帮一下?你带孩子那么累,她们倒是清闲!”
萧妈性子软,忙小声道:“莫吵莫吵,我现在不上班,做点家务事也是应该的。她们都要上班咧,也辛苦。”
萧爱云最看不得母亲这逆来顺受的模样,气得脸都红了。
“妈,你以前上班、大姐二姐待业的时候,还不是你一个人做事?怎么那个时候她们不心疼你上班辛苦?”
萧爸萧刚、大姐萧爱雪、二姐萧爱霜,还有两个姐夫一起从屋子里走出来。
大姐说:“你一个没结婚生娃的妹子,晓得什么艰难苦楚?一回来就埋怨我们!”
二姐冷哼一声:“就你好表现!你心疼妈,怎么不天天回来帮着做饭洗衣带孩子?顺便送个十块八块的?”
萧家几姐妹斗嘴是常态,父母从来不予理睬,也不制止和干涉。
陶南风不喜欢这种嘈杂的环境,皱眉抬头一看,愣了愣。二姐夫竟然是王恭松?
王恭松抬手指向陶南风,半天冒出一句:“你,你怎么来了?”
萧爱霜紧张地问:“你们怎么会认识?”
王恭松一跺脚:“就是她买了我家的老屋。”
陶南风是萧爱云最好的朋友,萧家人自然认得她。
听王恭松这一说,萧爱霜便没好气地瞟了她一眼:“原来是你把他爷爷要留给他的老屋买了,听说只花了两百块钱?两百块买一进带院子的大瓦房,真是会盘算啊!如果不是我们结婚着急用钱,那么好的房子哪里舍得卖给你。”
这可真是让人无语。
陶南风站起身,看一眼萧爱云:“还真不知道我买的房子是你二姐夫家的。那老屋是危房,如果不是我进行改造,早就垮了。你问问你二姐夫,你爸和他弟弟就是在修房子的时候被掉落的房梁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