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都市小说 > 七零结婚记 > 七零结婚记 第24节

七零结婚记 第24节(1 / 1)

齐珊珊瞥一眼佟珍珠,“珍珠,你也不要放松,你们培训班才几个月啊,正经护士,那是需要学习两三年的。”

佟珍珠胸有成竹的说,“齐阿姨,您放心吧,我每次考试分数都挺高的。”

“我遗传了我爸的聪明劲儿,肯定会顺利结业的。”

说完转身走了。

齐珊珊气结,她正想批评佟珍珠不够谦虚呢,可人都走了她还能说什么?

第二十一章漏掉的三千字补上了

佟珍珠回到自己住的西厢房,用钥匙打开一直锁着的旧皮箱,翻找出那两块布料,看到了许运昌送给她的那件裙子。

她忍不住从纸袋里拿出来往身上比了比。

是一件鹅黄色碎花的连衣裙,质地和做工都不错,而且款式也很时髦,是现在很时兴的款,今天她和张明兰逛东单的时候,还看到了类似的。

一件可贵着呢,好几十。

她把裙子叠好又放回去了。

算算时间,从北京到版纳,寄信差不多要十天到,如果是包裹,估计得半个月,现在已经八月初了,等她做好了,再寄给许运昌,估计就要九月了。

佟珍珠犹豫了一下,想着不如干脆先给他做。

反正她现在不缺衣服,她姑姑前几天来过,又送给她两条她表姐不穿的旧裙子,也不是很旧,都有六七成新,就是款式不流行了。

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好。

佟珍珠找了一些旧报纸,开始认真的打版了。

上一世她没做过成年人的衣服,而且也没量许运昌的尺寸,这就有些为难了,因此,一个纸版打了好几天。

纸版打好了,她仍然不敢下剪子,跑到附近的裁缝店请教了半天,回到家,才有些忐忑的把布料给裁了。

一旦上手了就快了,只用了三天的功夫,许运昌的两身儿衣服都做好了,这天下午只有两节课,她去隔壁借了熨斗,很快就熨好了。

第一次做成衣,怕做不好,选择的款式都是十分普通的,但她看着崭新的衣服,觉得许运昌穿上一定会特别帅气。

可惜她是看不到了。

也不知道许运昌什么时候能够返城,印象中,上一世他是七五年冬天,是他父母都平反了之后,才从云南回来的。

她那时已经跟赵建林结婚了。

也是挺巧,因为许运昌家,和赵家竟在一个胡同里,她见过许运昌两次,后来没多久,就听说他出国了。

佟珍珠看着剩下的布头,觉得手有些痒,干脆都收拢在一起,连设计图都不用,直接就缝了一个很可爱的小熊布偶。

只是找不到棉花和海绵,她走出门四下里看了看,拿了个凳子去摘银杏叶子。

才刚摘了一小把,佟珍琳背着书包放学了,她好奇地问,“姐,你在干嘛呢?”

佟珍珠笑笑,“帮我拿个东西盛着。”

佟珍琳跑到屋子里拿了个搪瓷盆子递给她,她采了满满一盆子,觉得差不多够用了。

平铺着晒到屋里的窗台上了。

“姐,你这到底做什么用啊?”

佟珍珠拿出那个小布偶给她看了看。

佟珍琳眼睛一下子亮了,“它好可爱啊!”

佟珍珠说,“中间得填上东西才好看,叶子干了就能放进去了。”

佟珍琳拿着不放手,忽然冲她作了个揖,“姐姐,我的好姐姐,我的漂亮好姐姐,这小熊给我成吗?”

佟珍珠笑了,“成啊,你别后悔啊。”

佟珍琳说,“我指定不后悔!”

她拿上小熊跑到正房里屋,打开最靠里的大衣柜,踩着凳子把一床新棉絮好一顿拽,拽下来的棉花都塞到了布偶里。

第二天,佟珍珠刚进教室,张明兰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塞给她一封,“你的!云南来的。”

佟珍珠接过来看了看,上面的字迹刚劲有力,是她从未见过的。

但她有一种预感。

果不其然,信是许运昌写的,内容非常简短,就问候了一下,催促她尽快把衣服做好,然后,没了。

佟珍珠看了一下落款,是她离开农场的第二天。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封简单的信,佟珍珠一连看了好几遍。

她不知道,其实这封信,许运昌也写了好多遍,改了又改,最后选择了最短的一张。

佟珍珠走后,对于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影响,大家还是如常上工,如常赶场,最近五分场为了活跃气氛,搞了一个文艺宣传队,赵建林和刘爱玲都参加了,大家都还挺乐呵的。

唯有许运昌,成天冷着一张脸。

他没了干活搭子,好多女知青都动心了,跟他一起干活儿,那指定特别轻松,之前佟珍珠那待遇,谁不羡慕?

可惜许运昌都不同意,就连孙娅娇滴滴的冲他哭,他都不松口,最终,农场安排的是男知青高志军。

这天上午两个人一起开荒栽树,许运昌本来好好的,不知为什么一下子晕倒了。

其实在农场这种情况还挺常见的,天气热,劳动强度太大,不过大多数晕倒的都是女知青。

男知青比较少。

而且晕倒的一般都是平时身体不太好的。

按说起来,许运昌不应该啊。

高志军赶紧叫了马组长,后来许运昌被送到营部医院,接待的大夫中医出身,很擅长针灸,在人中扎了一针之后,许运昌才悠悠醒来。

他歉意的笑了笑,说,“没事儿,我有血糖低的毛病。”

护士过来抽了血,检查结果出来之后,大夫看着血糖那一栏,那飙高的数据,异常震惊。

病人自己说有低血糖,但实际恰恰相反,他是血糖高,高到一定的程度,引起的昏迷。

这大夫怀疑结果有误,下午又测了一次,这次数据略降,但跟正常人比,那还是非常高的。

最终,他在疾病诊断一栏上写下了糖尿病三个字。

从营部医院回来,许运昌立即写了因病要求返城的申请书,并且主动又去了设在景洪的团部医院,复查结果差不多,血糖数值是正常人的两倍多。

团部医院也下了同样的诊断,还给他开了假条,让他休息一段时间。

一开始,刘书记也以为他真病了,觉得他这种情况,的确不适合在农场工作了。

但同时也特别疑惑,许运昌平时身体好得很,从来没有病过,怎么就一下子得了这么大的病呢。

刘书记就给团部一个相熟的军医打了电话,结果他把许运昌的情况说了说,他的老同学一开始还认真的分析了,但在各种症状都对不上之后,忽然就笑了。

他说其实正常人的血糖,如果在摄入大量糖分后立即检测,数值也会很高。

不过也说不准,备不住许运昌就是很少见的轻症,这种轻症,最近其他农场也有,都上报了好几个了。

话说到这份上,刘书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天傍晚,他让人把许运昌叫到了家里。

刘书记从抽屉里拿出那张诊断书,瞪着眼问,“运昌,这怎么回事儿啊,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

许运昌特平淡的说,“这上面不写得很清楚吗,您不会看不懂吧?”

刘书记气急反笑,“即便你因此顺利回了北京,这个是要写在档案上的,你年纪轻轻就有糖尿病,哪个单位敢用你?”

“没有工作,还不如在农场呢!”

这两年各个农场知青流失严重,其中因病回城休养的也不少,生的病五花八门,心脏病高血压哮喘肝炎风湿病什么都有。

除了风湿病有可能是真的,其他统统都是假的。

都是知青趁着回城探亲的时候,托关系找大夫开的。

农场领导对此心知肚明,可为了□□,一般都是给盖章签字的,至于团部放不放人,那就要看运气了。

因为上头的领导,也不知道具体怎么规定的,有时候卡得松,不需要复查,有的时候是突然派一辆车,把要求病返的知青都拉到团部医院。

今年春天,五分场几个知青就碰上了,结果除了一个风湿病的,其余都是伪造,不但没有走成,还被记了大过,在整个团部通报批评了。

许运昌浑不在意,“先回去再说,工作可以临时去找,北京城那么大,我还能找不到一个吃饭的地方?”

刘书记气呼呼的说,“你这是弄虚作假,你以为你这样就能顺利返城?一旦复查被发现是假的,你不但走不了,还会在档案上被记大过。”

记大过可比生过病更严重,生病可以治,治好了拿出痊愈证明就成了,但档案上的大过,那是要带一辈子的。

许运昌还装糊涂,“强哥,你说的这都什么啊,我是真的生病了,团部什么时候要求复查都可以。”

刘书记叹了口气,“运昌,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也不方便透露太多。”

“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老师和师母的问题,应该很快就会被解决了。”

“到时候无论你是上学还是工作,都非常容易了,档案上也是清清白白的。“

许运昌却嗤笑一声,“很快是多快?我六八年就来农场了,都已经六年时间了,还要再等几年?”

”这地方我待够了,一天都不想多待了。“

之前刘书记各种张罗帮着许运昌回城,许运昌自己从来没有表现得这么迫切,现在竟然连这种损招儿都想出来了。

那指定是有原因的。

除了佟珍珠,还会有别的原因?

刘书记劝他,“运昌,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你也不能使这些歪路子。“

”人这一辈子长着呢,得多想想以后。“

说完却又奚落道,“我之前就说,这次的上学指标不给佟珍珠,等你的返城手续办好了再说。”

“你当时非说让她先走,现在后悔了吧?”

许运昌却说,“我后悔什么啊,我根本没跟她处对象,她走了就走了呗。”

刘书记两口子都大吃一惊。

最新小说: 不乖(高H,1v1 强制) 我的纸扎新郎是顶流 偷光 全职法师:召唤魅魔,锁情穆宁雪 玩家们的NPC大爹 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1987我的年代 咒禁之王 拉文克劳是这样子的 乒乓:超级全满贯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