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有没有说沈宜织是叫宝兰去打听平北侯府的情况的。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除了采绿,她还真是没处打听去。
说了。宝兰直点头,奴婢一点儿也没提是您要打听的,只说奴婢担心侯府规矩大,自己个儿想打听打听。没想到采绿姐姐是韩姨娘从家里带来的陪嫁,就是韩家的事,她也知道的,都跟奴婢透了几句呢。
那快说说!
宝兰应了一声,就把采绿说的话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平北侯府是军功起家,当年第一代平北侯正是领兵在西北草原上打退了鞑子兵马,这才得以封侯。如今的平北侯郁臣也是上过战场的人,今年正正五十岁。
郁臣娶的第一任妻子姓梁,是某将军之女,说起来两家也算门当户对。只可惜梁夫人红颜薄命,生产时难产血崩,生下了儿子郁清和之后就去世了。
家门不可一日无主妇,因此郁侯爷在一年妻孝满了之后立刻就又娶了一房,就是如今这位侯夫人了。因是填房,侯夫人的娘家便也不是什么特别显赫的人家。不过近些年来,梁家在沙场上征战死了几个儿子,日渐败落,倒是继侯夫人的娘家林家借着平北侯府的势爬了上来,最近还出了一位正三品的侍郎。此消彼长,两位夫人的娘家现今倒算是平手了。只不过继室在正室牌位前是要执妾礼的,所以总是比前任侯夫人似乎要矮上一头。
不过这位侯夫人也算是能干的,虽则嫁进来的时候娘家不显,但她管家理事还是看得过去的。加上进门不久就生下郁二少爷郁清明,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郁清眉,就算是在侯府彻底站住了脚跟。加上郁侯爷也是规矩人,虽则房里也有几个姨娘,但都掀不起什么浪花来。最主要的是,这些姨娘们没有一个好命生出儿子来的,只有一个生了个庶女叫郁清月,所以就是有人想来个恃子而骄,都做不到。
郁大少爷郁清和,跟这位林氏侯夫人的关系不算怎么太好。因他生下来母亲去世,是被祖母带大的,直到五岁了该开蒙,才被郁侯爷带到自己院子里,跟这位继母相处。五岁的孩子已经什么都知道了,自然跟继母亲近不起来。后来要读书习武了就搬到前院去住,又离了后宅,继母子之间见面就更少了。纵然侯夫人想跟他联络一下感情,也无处下手。
不过,侯府的下人们都觉得侯夫人对这个继子还是不错的。郁清和八岁那年冬天,在侯府自家的荷花池边上玩,不知怎么的踩碎了薄冰跌进了冷水里,虽然最后自己爬了上来,但也大病一场,气得郁侯爷直接打死了他身边伺候的两个小厮。
郁大少爷病重期间,侯夫人衣不解带地看护,好容易郁清和病愈,她倒累得病倒了。且郁清和自这场大病之后,身体就弱了下来,时不时的要吃药,都是侯夫人细心记着。只是郁清和大约是久病之后脾气古怪,倒与侯夫人越发的疏远了。
郁清和长到十八岁,侯夫人就张罗着给他娶妻,只是因着他身子不好,郁侯爷一直不曾给他请立世子,要想寻个高门贵女为妻,竟然寻之不着。
有爵位的人家,一般来说都是嫡长子承爵。但是郁清和到了十八岁都还没立世子,这里头就有点玄了。京城这些官宦勋贵,哪个不是人精儿也似的,看着郁清和身为嫡长子,却成年了仍未被立为世子,心里都犯嘀咕,自然不肯贸然把女儿嫁过去。偏偏这个时候郁清和又生了场病,坐实了他身子孱弱的名头,好人家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个病秧子呢,于是这事一拖再拖,到二十一了,他还没娶妻。
郁侯爷虽然没请立世子,但嫡长子到底还是心疼的,想着既没娶妻,就先放一两个通房丫鬟也好。结果通房丫鬟放了不少,娶亲的事还是没着落。
最后还是侯夫人出面,找了自己的一个外甥女儿叫孟玉楼的,嫁给了郁大少爷。可是孟玉楼嫁了两年,肚子半点动静都没有,于是韩姨娘就抬进了门。可是她也是在侯府呆了将近三年才终于传出喜讯,结果没到四个月呢,孩子就没了
第三十六章
且慢且慢沈宜织打断宝兰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叙述,孟玉楼?侯夫人的娘家不是不怎么显赫吗?这外甥女儿是哪里的大家闺秀,怎么就能嫁给大少爷呢?
宝兰被问住了:这采绿姐姐没有说,倒是说大少奶奶的娘家是什么清流,好像是五品文官,世代书香的。
算了吧!沈宜织嗤笑,什么清流,五品文官也说世代书香?说着好听罢了,大概就是个普通读书人家,难得有个五品的官职,就拿来说亲了。奇怪,郁侯爷也答应给大儿子娶这么个媳妇么?毕竟这可能是未来的世子夫人,再往后一步说,也可能是未来的侯夫人哪!
听说大少奶奶人是极能干的。宝兰犹豫着,采绿姐姐说,似乎是大少爷房里虽然放了不少通房丫鬟,却却像是都不能生,所以而且大少爷那一阵子身子也弱,娶大少奶奶也是急急的。到底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说着就脸红了起来。
沈宜织这下明白了。虽则这个年头,人们一般认为不能生孩子都是女方的毛病,但所有的通房丫鬟都不能生,那就说明是大少爷哪里有点问题了。想必郁侯爷也是知道自己儿子这个毛病,所以宁愿找个门第不怎么高贵的。再加上大少爷身子不好,没准是想冲冲喜呢。名门贵女哪个肯来冲喜呢,自然只好找个不那么显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