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807章 通用大和尚阿济格</h1>
西历的1653年初,在罗刹国首都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内,代表大明北庭大都护的蒙古人绰罗斯.楚琥尔乌把什,代表大蒙古的大明忠臣(人家有证书的)光时亨,代表罗刹国的沙皇阿利克谢一世(就他是真的),签订了一份《三方十年不战条约》,为三方赢得了十年的宝贵和平!
没错,这份怎么看都不真的条约,最后得到了严格的遵守——因为在条约上签字的三方之间,在十年内没有爆发战争!注意,是三方,而不是三国!
因为大明北庭副都护绰罗斯.楚琥尔乌把什所代表的是大明北庭地方政权——大明的内藩在不得到朝廷授权的情况下是没有外交权力的,而北庭大都护府是得到大明朝廷正式授权,可以开展都护府外交。也就是只代表都护府自己,而不是代表大明朝廷。
这种地方政权掌握一定外交权力的事情在电报发明以前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对于某些地域辽阔,周遭的形势又特别复杂的大国而言,给予遥远地方的总督一定的外交授权,是非常必要的。
而绰罗斯.楚琥尔乌把什所代表的大明北庭地方政权,在签署不战条约后的10年间,一直将进攻的矛头指向南方、西南方向,并没有和罗刹国、大蒙古国发生冲突。
至于罗刹国,现在的注意力都摆在西方的白罗刹和南方的小罗刹(乌克兰),以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这就意味着罗刹国将会面对奥斯曼帝国、瑞典王国、波兰共和国这三个强大的对手!
因此罗刹国根本不可能往西伯利亚和中亚方向上派出多少正规军,只能搞个几千哥萨克小打小闹,欺负一下已经衰退到部落联盟状态的蒙古人。历史上的准格尔汗国一度也能对罗刹国形成比较有利的抵抗,何况现在这个摇身一变成了北庭大都护府的准格尔?
现在的罗刹可不是彼得大帝改革后的罗刹,军工产能比起现在的大明可差一大截呢!
而且周边的奥斯曼帝国、瑞典王国和波兰共和国还都处于强势状态,压根就无力在东方再打一场或两场大规模的战争。
所以在签订《三方十年不战条约》后不久,罗刹国就在远东方向上放弃了雅克萨城和尼布楚城这两座前沿据点,退到了贝加尔湖东岸和勒拿河沿岸,并且开始转入守势。在贝加尔湖以北的安加拉河沿岸修建伊尔库茨克要塞,在贝加尔湖以南、以东地区修建乌兰乌德要塞和赤塔要塞。
而在西西伯利亚和中亚方向上,罗刹国并没有完全停止扩张,而是将侵略的目标转向了群龙无首的哈萨克人,开始在哈萨克汗国的西部大肆修建要塞据点,蚕食哈萨克人的土地。
面对罗刹人在蒙兀儿斯坦(属于哈萨克人的部分)的扩张,大明的北庭大都护府则在大明朝廷的资助下,以同样的“堡垒扩张”法对应。在1653年往后的10年间,先后构筑了西楚城(位于楚河和吉尔吉斯山脉北坡之间)、北庭城(位于巴尔喀什湖西北岸)、碎叶城(就在碎叶城旧址)、北境城(位于额尔齐斯河库隆达草原西部的雅梅什盐湖附近)等四大堡垒,还北庭大都护府迁入了西楚城。
不过这一系列的筑城、迁移和平定哈萨克部落,以及和叶儿羌汗国、乌兹别克汗国之间的战争耗费了北庭方面太多的精力,所以北庭和罗刹之间的“不战条约”并没有被破坏。
至于大蒙古国这边,西历的1653年就顺治10年,顺治小皇帝福临和皇太叔多铎大概都忘记光时亨出使罗刹国的事儿了......因为从顺治九年末开始,福临和多铎就在筹备一场叔侄相见。
最近大清朝和大蒙古遇上了一大堆的烦心事,恨不能掐死对方的大清好叔侄两人,也就不得不见面商量对策了。
而他们见面的地方,则是已故皇阿玛多尔衮的俭陵——俭陵所在的碣石山就在顺治统治区和多铎统治区之间。而两人都没有在碣石山布防,而是将这片山地和守护俭陵的任务交给了在碣石山大战中兵败的阿济格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