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137章 一张一弛</h1>
冯见雄说的只是让人一知半解,刘渊明当然不可能全懂。
这并不是他的错,他只是老了。
不过,他好歹知道了冯见雄要他做啥,知道了自己在这盘比往昔见识过的更大的棋局里,所要扮演的角色。
然后,恰如其分干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要额外生出贪念,就够了。
刘渊明自问也不会生出贪念,因为他对冯见雄的深不可测,有了更加可怕的认识。他知道自己不是那块可以攫取对方创意然后自己玩出花的料。
帮冯见雄打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官司,撑过冯见雄自己没拿到合伙执业资格、当合伙人开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之前那几年时间差,就是他刘渊明目前所能看到的全部价值了。
他还不敢有怨言。等两年实习、三年合伙期满后,冯见雄就算要甩开他单干,也到时候再说了。
一个古人,活在数据神教时代,是可悲的。
中国人修养了几千年的“明哲保身”,在这个时代将面临最大的悲剧。
而冯见雄虽然在鞭笞这条人性的过程中,他个人会获取巨利,但他做的事情无疑是对社会有好处的——
都大数据时代了,你为什么看到不同意见不发声?为什么疼了都不嚷嚷?
觉得在传统时代屁民嚷嚷没用?反而容易被“枪打出头鸟”、所以要明哲保身?
难道不知道,在大数据时代,每一次表达,每一次呐喊,都是可以被记录、积累的么?
一个用《今日头条》用得不爽的人,觉得推荐的东西都好小白的人,并不是《今日头条》的错:
而是那些人要么口嫌体直、说着不要看那些低俗的东西,实际上看得那叫一个爽。
要么就是明明心里不爽,却不肯嚷嚷出来——为什么刀子砍在你身上你都不叫疼?那对不起,在大数据之下,你不叫疼就是不疼,活该被砍死。你被卖了假货却不吭声,其实就是让假货卖家采集到了“这是个懦弱或者无所谓的消费者”这条数据。
呐喊,是大数据时代抗拒小白化沉默螺旋的最有力武器。这个观点,冯见雄其实在前几个月跟夏大辩论队打附加赛时、聊到“互联网带来的言论自由,是否有利于民主”的话题时,他就已经立场坚定地表达过了。
不能。
因为言论自由的核心,是允许人不开口,允许人明哲保身的。做一件事情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不做。
但这恰恰在数据时代是有害的。因为数据时代会采集每一个人的行为,你不说,也会成为分母的一部分,从而让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倒向另一群体。
这是一个沉默就等于支持/反对的时代,没有弃权票。
所以经典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已经过时了
因为大多数的民太贱,不满了也不会合理、适度、正确地表达。往往觉得说话不要负责任的时候就乱表达,需要负责任的时候明明合理的又不敢表达。
这个时代,需要千方百计鼓励每一个人开口,沉默已经变成了一种缺德。
这不是冯见雄的个人价值判断,只是客观的技术进步现实。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数据东逝水,浪花杀尽沉默。
那些被大数据分析后针对性卖假货、被针对性侵权的恶,其实都是不嚷嚷,不呐喊的愚民惯出来的。
能够“君子慎独”,无论是否实名制、是否会被记录、是否是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还是私下躲在键盘后面喷,都一样秉笔直书、同样尺度喷人的喷子,才是大数据时代最可贵的人。
这些人的存在,才防止了大数据采集社会百态的失真。
钻空子赚那些沉默者的钱,冯见雄问心无愧。
他自问自己赚钱同时对社会的警醒和改造,比鲁迅当年“在铁屋子里呐喊,把注定要闷死的人惊醒”,还要有意义。
……
刘渊明走了。
毕竟冯见雄这门生意开没开始实质性布局,只是说了些想法,分析了自己的长处。
他这阵子会留心一些可以收留的、把自身贱卖的技术团队,但真正磨合上马,还要等周天音回国。
毕竟一门创意性的生意,而且不是法律性质的,冯见雄手头能够得心应手使用、又绝对不用担心忠诚度问题的人才,实在是没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