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其他类型 > 炮火1906 > 第三百六十章 为四万万人争国格

第三百六十章 为四万万人争国格(1 / 2)

蔡锷坚决的摇头,神情肃穆的说道:“不,要打,海兰泡已下,不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实为可惜,还能够用隔绝东方的办法,来震慑赤塔要塞的守军。在东西两条方向的补给都隔绝的情况下,赤塔还能坚持多久?我的建议,是不打要塞,攻克乌兰乌德,西进伊尔库兹克,陈兵于贝加尔湖边,如此足矣。从海陆双重隔绝俄国东方各大要塞,既然打了,就要排除万难,抵住英法等国的压制,打到底。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东方要塞不战而下,对于我国的影响巨大。日本随时可能参战,一旦损失惨重,对日作战就会情况危急。而以轻微伤亡赢得对俄战争,对日本是个震慑,对列强各国都是个警示,如此才能算是全面胜利。”

李安生不住点头,蔡锷看到了日本这个潜在大敌的虎视眈眈,并且针对日本作出了更为深刻的战略构想,实属不易。

既然要打,那么就要浴血奋战,付出牺牲的准备,而蔡锷的方案,更为可行,更为睿智。

攻克乌兰乌德之后,收缩兵力,同时威胁伊尔库兹克与赤塔,然后攻克伯力,北进至庙街,全部占有阿穆尔河流域,然后以稳固战线为要务,打持久战。

中国拖不起,但是沙俄更加的拖不起。

沙俄之所以全面动员,就是为了速战速决,而中国不能给对方这个机会。

俄国的精华毕竟在欧俄,在东方作战,相当的不易,光是后勤补给就能让俄国崩溃。

这是现代战争,不是当初的对清作战,不是日俄战争。

东北军之所以在连番大战之下,保持着对俄军的绝对优势,便是胜在火力上头,沙俄的许多火炮都还在火车上,慢吞吞的,没有抵达前线,还要时刻面对铁路破袭的阴影。

俄军的机枪配备也不足,只能压制清军,而不能对抗东北军。

就连中央军,也开始大规模的装备各大兵工厂出产的轻重机枪,李安生对于国内的兵工厂还是不遗余力支持,连轻机枪都放心授权制造。

他倒并不怕将来内战时反而害了自己,是有着绝对的强烈自信心。

对俄战争结束后,练就数十万精兵,到时候天下谁能相抗?

李安生政治集团也将因为东北军从血火中磨砺出来,而更加的稳固,问鼎中央政权也是轻而易举。

他深谋远虑,早就想透了一点,那就是在对俄战争之后,必定要争一争内阁总理这个位子。

不过蔡锷直接指出,日本在后头蠢蠢欲动,倒是极为中肯。

他也想过这个问题,也有相应的后手,做好了与日本再打一场的准备,但是蔡锷的建议更加的合适,那就是东北军以全胜之势震慑日本,让对方不敢贸然动手,避免一场战争。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避免因为东北军的元气大伤,误了他入主中央的大事。

袁世凯等人都是当世枭雄,不是简单的npc,也在进行着布局,比如中央军北上加入对俄战争,比如孙中山与黄兴以武汉为基地,努力经营。

他本来想的太过简单,以为从东北到全国,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如今看来,有不小的差距。

包括蔡锷等人在内的许多国内政界、军界精英,都在受各方势力的影响,要是李安生不赶紧拉拢他们,那么早晚会给其他派系拉走,比如袁世凯,比如孙黄。

如果不是发动对俄战争,将东北军揉为一个整体,吴禄贞等人也不会对他绝对支持,甚至在对俄战争胜利后,也未可知。

只有通过站在同一条战壕之下,潜移默化,让世人看到他的政绩,他的功绩,才能够树立威信。

现在,全国军队云集东北,将来还有更多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往东北,何尝不是一个展露东北军威,展露东北实力的机会,何尝不是一个拉拢各方人杰的机会。

李安生忽然起了谈性,兴致勃勃的跟蔡锷探讨起新的对俄作战方略。

蒋方震也加入了进来,他也倾向与蔡锷的计划,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蒋方震的分析更为的理性,“库伦军区不适宜大兵团作战,只能够作为战略存在,战略威胁,在西线与俄军打大型战役,不值得。赤塔筑垒地域没有拿下,我们就无法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兵运物资,代价太大。我们的优势在东北,既然绥芬河防线只能相持,那么只能有一个突破口,那么便是伯力。我们唯一能打的硬仗,也只能是伯力。”

伯力是清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东岸。伯力屯扼守黑龙江与松花江两江江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向南可由陆路至日本海,向东可由水路抵鄂霍茨克海,向北,则是阿穆尔河北段,庙街,控制了此地就能控制远东。

此前李安生一直没能够看到伯力才是真正沙俄的腰眼,既然七寸暂时拿不得,倒不如先打腰眼,打瘫了对方,然后才能稳稳的拿住七寸。

最新小说: 春闺媚香(乱伦,偷情,女非男处h) 清穿之泰芬珠悠闲奋斗日常 重生美利坚,这是我的时代 魔尊很忙:这小情侣可真难拆 穿成古代小厮后娶了一国之君 谋金印(古言NP) 钤印 全贵族学院听我心声后,宠疯我 倾世盛宠:病娇公主狠又飒 少将军的掌上娇[重生]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