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登时哑然。
这次不只是他,就连在一旁观望的官员看向谢清辞的眼神都变得诧异。
谢清辞能在短短时间内,将粮草一事算的如此清楚,绝对是有备而来。
谢清辞的确早有准备。
他在无数个难以入眠的夜晚,他早将粮食的运筹想了一次又一次。
丞相沉默片刻,看向户部官员,干笑两声:这种事儿说起来倒是户部侍郎的专长。
户部侍郎已在旁心算完毕,看向谢清辞的眼神充满钦佩:殿下算的分毫不差。
谢清辞又看向丞相,笑吟吟道:丞相大人,依本王看,军粮若是临时运输,万一有闪失便是覆水难收的大事,不若想将京城的粮仓填满,有这二百石军粮在,大军也能撑几日。
殿下这法子也可以,只是这也没用啊,二百石粮食和五百石军粮比起来,也算是杯水车薪了,剩下的三百石,还是要从江南运。
谢清辞淡淡一笑:若是本王没记错的话,方才丞相之所以不从河南运粮,是怕敌军偷袭,粮食难保?
这么说,京城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剩下的三百石粮食若能从京城产出,也不必沿途运输。
京城?丞相哼了一声:京城也算个好选择,只是京城没有开垦的耕地,没有耕地,何谈粮食。自然还是要从江南运
话说到这份上,谢清辞这次总要知难而退了吧。
谢清辞挑眉道:听也是只要有了耕地,京城很合适。
京城寸土寸进,怎可能会有三百石粮食的耕地。
丞相闻言,淡淡笑道:殿下若真能变成那三百石粮食,那臣自然乐意听命。
谢清辞闻言,朝皇帝跪下道:父皇,此事关乎大战,更关乎国运,还请父皇允儿臣在京勘察耕地,也请父皇为今日丞相之言作个见证。
皇帝定定的看了谢清辞一眼,才道:好,朕准你所言。
*
众人散去,丞相面上虽笑眯眯的,藏在衣袖中的手掌却渐渐捏成拳。
去。丞相冷冷开口道:把燕平荣叫来。
燕平荣已经有了爵位,但对于丞相,仍然很是恭敬:丞丞相,您怎么此时找我。
别人都快骑在你脖子上了,你还真是无动于衷沉得住气?
燕平荣自从儿子死后,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丞相是说殿下过问粮草一事?
你真觉得此事是过问粮草这么简单?丞相冷笑道:年纪不大心思倒不少,本官之前倒还不晓得这小病秧子有如此心计。
我看,那小病秧也许是发觉到什么了丞相冷道:即便没发觉,凭他今日这番话,留着也是祸害。
燕平荣沉默。
自从两个人联手斗倒萧家后,他便是丞相的忠诚走狗,即使知道了丞相有不臣之心,也依然准备跟随到底。
可他已经认定自己的儿子是楚王所害,丞相仍执意扶持楚王,燕平荣痛恨曾经的主子,对丞相之事也不再像以往那般激动。
大人,一个谢清辞至于么之前属下本想借着马让他们几个闹别扭,甚至什么都没闹起来,感情倒比平时更好了。这次我们若是想下人,也要找个契机
这就是谢清辞的可怕之处,明明已经坠马受伤,可事情偏偏没有按照我们预料的发展怎么?你怕了?一个养在宫闱的小病秧,你都除不了?
丞相嘴角噙着一丝冷笑。
他之前对谢清辞动手,其实并不是冲谢清辞而去。
只是想利用谢清辞,搅动皇子间的矛盾斗争。
如今却是切切实实的想要趁早除去此人。
主要是他身边还有一个萧棣
萧棣?
对燕平荣撇撇嘴,提起萧家人,他还是忍不住后脖颈发凉:您也看到您起字号时萧棣的模样了,他如今跟在谢清辞身边,也不知中了什么魔,比护主的狗都尽职尽责。
丞相听闻此言,反而露出一丝笑意:萧棣此人,身负冤屈却丝毫不露,藏得颇深啊。
不过本官敢断言,谢清辞只是他暂避风雨的一棵树罢了。
你说,如果我们让他历练,让他振翅,等到天高任鸟飞的一日,萧棣对这棵曾经攀附过的树还会有眷恋么?
那个时候,怕萧棣比我们还要觉得,谢清辞碍眼呢。
第52章 锋芒(1)
谢清辞承接屯粮一事后, 立刻有人知会了户部的官员。
户部的官员面面相觑,一脸问号。
没听错吧?那个走路快几步都要咳嗽的病秧子皇子,竟然来户部督查军粮?
还要从京城凭空变出三百石粮食?!
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还没有等到谢清辞到来, 这些官员已经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按殿下所说, 这粮食要从京城出,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京城没有多余的耕地, 粮食向来是从别的省调派这让我们从哪里去寻这上百石的粮食呢
殿下还是年轻, 想着出其不意一鸣惊人吧, 但是他也不想想, 像粮食这种没办法弄虚作假的政绩, 要做出来可不容易
还三百石粮食,我看最后啊,一百石都难
这些人讲到兴头上, 忽然听门外响起一身轻咳。
众人抬头,才发现一行人已到门外。
中间一人眸光淡然柔和, 脸颊若雪,在乌发的衬托下显得愈发苍白, 纤弱的身子裹在初秋披风里,整个人如雪花般触手就化。
众官员:
这就是传闻中深居简出的三殿下?
呵, 这容貌倒是比他们想的还要绝色几分。
只是这模样显然不可能使出铁腕手段,又怎么可能要到三百石粮食?
不少人已经对不谙世事的谢清辞轻视了几分。
诸位大人早早议事, 本王很是欣慰。谢清辞毫不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只是我听有些人说到, 京城无耕地,更无余粮?你们扪心自问,是真的没有, 还是诸位视而不见?
他语气中有一丝凌厉,众人一时沉默。
谢清辞冷冷抬眸道:据本王所知,现在京郊一带屯垦的农户有二十万人之多,既然是农户,那每天辛劳不是在务农种粮么?若在这些年减免赋税,让这些人交出几百石粮食想必不是难事。
这话算是万全之策,只是一出口,周遭反而更安静了。
京城的田庄耕地
他们本以为谢清辞会有旁的主意,却没想到竟然真的敢把手伸向那些屯垦的田庄耕地。
那些地方不是农户的私人田,说白了这些人都是勋贵的佃户,只因京城周边的耕地早被所谓勋贵瓜分殆尽,而上缴的赋税,也是进到勋贵的腰包。
这些人靠着京城周边的供养,得到了大量的金钱田庄,又被圣上默认,权贵环环相扣盘根错节,没有谁会想不开主动碰这块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