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信我的话就不要问太多话。”叶冲一把拿过那根金条塞进了口袋里,一边走出去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梦琳正在开会,这个时候不要打扰她。我走之后,你们马上打电话报警,让他们来擦屁股吧。”
“小叶,你要去那儿?”
叶冲没有回答,径直上了他的汽车,车子碾着那个快递员的尸体出了公馆大门。
海天位于东海之滨,一条大江横穿而过,因此自古以来水路发达,有一个地方正是东江和东海的汇聚之地,多年来上岸的人和下海的人都在那里汇聚,可谓五方杂处、鱼龙混杂,各种势力交织在一起。
当初,包括在大洼里“撂地”的,有卖大力丸和假药的,卖“折罗”(饭馆剩菜剩饭)的小吃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摆茶摊的,等等。
在“撂档子”当中,首推四大生意,行话叫:“金、批、彩、挂”,依次就是“相面”、说书、戏法、打把式的。
人们叫这块地方:“三不管”。
这个名字的来源,一种说法是:乱葬岗子没人管;打架斗殴没人管;坑蒙拐骗没人管。总之是当时警、法所管不到的地界儿。这是开始时的状况。随着海天整个市区的繁荣发展,三不管的范围日益扩大,后来就成了“鬼市儿”。
“鬼市儿”词组比较特别,其实就是“鬼市”,为什么加个“儿”?这是地方方言的特点,方言“四”、“市”不分,而重音在后,加个“儿”字词缀,有四个目的:一是可拉长音阶,富于韵味,显得意境高远、飘逸;二是掩盖“四”、“市”不分;三是亮明身份:本地人;四是余音中含着“吃过见过”、“懂”、“明白”的深意。因此正确读音是“鬼四儿”,外地人愣学,那是装逼你滋道嘛!
“鬼市儿”是集市的一种,因半夜交易,鸡鸣而散,犹如传说中的“鬼”不见阳气;又因一群人三更半夜鬼鬼祟祟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手提马灯、手电,在地上的破烂中翻来捡去,低声讨价还价,交易完成,又偷偷摸摸摸黑回家,形如鬼魅,故称“鬼市儿”。
叶冲正走在鬼市儿中间,他这人最喜欢这种乱七八糟接地气的地方。
一边走一边看,看看这儿,问问那儿,如果吴妈知道他这个早晨居然还敢揣着根金条来逛鬼市儿,恐怕当场就会崩溃。
这里卖的东西可杂了,这里既不定点设摊,也不分商品种类,上至皇帝戴的玉佩,下至要饭花子的打狗棍,什么都有人卖,什么也都有人买。不仅如此,必要的时候还能“点菜”。
这时,叶冲右手托起下巴往显眼处那么一站,马上就有一帮人围上来招呼:“兄弟,想抓点儿什么?”
“找点儿上等的玉件。”
“有,价儿可高啊您啦。”
“货高价出头,先见见。”
“……”
叶冲抓着一块炸糕边吃边道:“可惜我没带钱啊。”
“什么钱不钱的,把您了手里的炸糕给我吃了就行了。”
听了这话,叶冲只是笑着摆手而过。
事实上,他已经不止一次来这种地方了,鬼市儿做生意要有好脾气,要多大价你别上火,还多少钱你也别生气。许多东西是偷来的,脱手就好。
在这儿你碰到多好的东西也不能打听出处,也因为这个原因,确有人用买醋瓶子的钱买了青花瓷瓶,也有人本来买铜痰桶却买来商代青铜器。
反过来说花了买人参的钱却买了根香菜叶儿的事也屡见不鲜。海天人就这德行,好脸好面儿,得了便宜到处显摆,吃了亏多半咽到肚子里,唯恐被人耻笑。
原来鬼市儿因城市规划的原因挪到了这个地方,但老味儿还是这儿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