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静香妹妹的。”
陈灵儿眼眸焕发光亮。
“妹妹,你们方才说去哪儿?”
吴文清正巧踏进厨房,听到他们的对话询问道。
他昨日进宫听旨受封,饮了琼林宴,又和同窗好友一块畅饮,昨夜便与斐云飞一道宿在客栈,今早才回府。
“大哥,我想去山东郑氏祖地住上些时日。”
吴静香说道。
“多久?”
“不太确定,兴许几个月,兴许一两年。”
吴静香回答,她也不知会住上多久,她也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把问题想通。
吴文清一听,一两年的时间,便皱起了眉头,太久了!
他不由得追问,“为何要去山东郑氏?”
“有些问题没有理清,山东郑氏诞生了许多圣人、大家,想去那儿看看,追寻答案。”
吴静香说道。
妹妹学问方面出了问题?
这个是大事,耽误不可,吴文清也不再劝阻。
他虽然夺得了这次科举的状元,但更多的侥幸,比他大有学问的人比比皆是。
他更比不上已在算学一道成了大家的妹妹。
“我过段时间,也要去山东任职。
不过在任职之前,先回吴家村,看望一下爹娘。
你们有什么东西,让我捎带的。”
吴文清说道。
“大哥,你要去山东任职?”
吴静香也被这消息惊到。
科举的前三甲一般不会外放,还是进翰林当个七品的编纂,熬资历,混个三五年之后,便去太学当品正,或是鸿卢寺,运气好点也可以进礼部。
翰林出身的一般混的都不错,十年可以混成侍郎,再好点的尚书也大有可为。
状元外放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大哥这个状元是多不招皇帝待见,吴静香想着,自己要不要进宫,与齐皇做点交易,让大哥混到好一点的位置。
殿试虽说是齐皇亲自阅卷,但他也不可能逐篇查阅,而是有专门的评审官查阅,挑出较好的几篇供皇帝挑选。
他们呈递给皇帝试卷的顺序是有讲究的,一般最上边的便是最好的,定为状元,其他次之。
偏巧吴文清的文章,没有鼓吹齐皇此次直接改革试卷,没有溜须拍马,而是带有些批判性的话语,剑指齐皇。
齐皇一声招呼不打,直接改了试题,摒弃了祖宗传下来的诗赋,评卷官心中没有不忿是假的。
而吴文清这卷子的文笔、论述、书法、卷面,他们也挑不出任何毛病。
干脆放在第一位,故意膈应齐皇,无声地宣告齐皇,我们文人也是有气节的。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齐皇既然同意了,并钦点了吴文清为状元。
但听封受赏的时候,本次的榜眼、探花都进了翰林,吴文清这位状元反而外放,并且赶到山东夏邑县做一个小县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