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林心道:一天能赚近二百个铜钱,这哪里只是养家糊口,明明是发财的买卖。
李青青目光坦然,道:“三哥,你不是想到和县做工吗,明天就去和县吧,要是找不到住宿的地方,晚上就来我家。”
李二林想了想,道:“做事有始有终,我都跟着你婆家的人砌了几天房,还是等房子盖好再说。”
第43章打了水井
李青青心里有些感激,问道:“你在和县认识人吗?”
“不认识。”李二林实话实说,“我从未去过和县。我是想着你婆家离和县近,打算去和县做工。”
“我记得你原来在湘河给渔民做工。这回你到和县打算做什么工?”
“我不识字,也不会算账,去和县就做那种需要出力气的工。”李二林说到这里低下头。
他的眼睛破了相,看上去有些凶,导致酒楼、饭馆、客栈、商铺都不会要他当小二、跑腿。
李青青一听李二林打算干苦力活,那太辛苦,心里一软,柔声问道:“你以前帮渔民卖过鱼吗?”
李二林又抬起头来答道:“卖过。”
“怎么卖的,吆喝卖鱼?”
“对。我就提着鱼沿着乡村吆喝卖,倒还卖的不错。”李二林目光挺自信。
李青青道:“我家盖好砖房后准备卖包子,到时你帮着我家卖包子,我每天给你工钱,管你食宿。你放心,我给的工钱肯定比你在和县做工多。”
李二林先是一喜,然后认为李青青不想教他做包子卖,心里很是沮丧。
李青青问道:“三哥可是不愿意?”
李二林想到自家四个儿女要养活,开口道:“我是想跟你学会做包子去外面卖。我不在你婆家附近卖,会在远些的地方卖,绝对不会影响你婆家的买卖。我也不会影响到二姐、蓝蓝家的买卖。我就是想挣点钱养家糊口。”
“做包子买卖可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二姐家是她和二姐夫,四姐家是她和四姐夫三兄弟,你只有一个人。再说了,二姐、四姐的家离镇、县都很近,你的家在小泉村,光是山路就十几里路。”
李二林嘴唇微张,竟然无言以对。
李青青语重心长的道:“没有本钱,没有人,家也不在这里。我建议你先跟着我卖包子,观察一些日子,如果买卖不赔本,买卖一直很好,那就你下定决心做包子买卖,到时,你的本钱也应该有了,够在县城或是县城边上的村子租个房子,再把三嫂和孩子接过去,你跟三嫂一起做包子买卖。”
冯大柱在明成县做工,干一天活才六个铜钱,还不包食宿。
和县要比明成县繁华,但是这年头人工最不值钱,李二林要是去和县做工,顶多一天七个铜钱不包吃住。
如果李二林同意帮王家卖包子,李青青就给他每天十个铜钱,另外包食宿。
这样一个月能赚三百个铜钱,三个多月李二林就能赚到一两银子,够在县城租个小房子落脚,然后把明氏和四个儿女接过来一边卖包子一边过日子。
前世,大城市的许多开包子铺、早点铺的外地农村人就是这样生活的。
李青青是在替李二林规划人生。
岂料,李二林见的世面太少,一时不敢答应,道:“妹妹,我得好好想想。”
他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一人这样干过。
他的媳妇、四个儿女在小泉村开销那么低,他都要养不活,如果离开小泉村开销会增加很多,他能养活吗?
张氏洗过碗,腆着肚子走到,道:“青青,你哥哥送来的鱼,娘没舍得吃,说要留着等你回来吃,我把鱼都做成咸鱼了。你跟我过来瞧瞧。”
李青青瞧过了几条咸鱼,心里估算在青鱼镇能卖二十个铜钱,对李二林多了一分好感,笑道:“那就明天把咸鱼都做了吃掉。”
做咸鱼、腊鱼都是越大的鱼越好吃。
大鱼鱼肉厚,小鱼鱼肉薄,特别是鲢鱼,刺多骨头大,一斤多的鲢鱼腌了晒干就只剩下刺和骨头,没有什么肉了。
她要是做咸鱼、腊鱼,就用五斤以上的大鱼,草鱼、鲤鱼都行,不能用鲢鱼。
王盼弟三姐妹把东西拿到李青青面前,“婶婶,这是二林叔叔送给我们的草虫、草篮子。”
草虫、草篮子失了水分,就由青绿变成黄绿色,再过些天就变成枯黄色了。
李青青伸手摸了摸草虫、草篮子,还别说她三哥李二林的手真巧,能够将遍地都有的草编成这么有趣味的玩艺,虽然不值钱,但是也得花时间花功夫,就跟李二林自己所说:是他的一片心意。
张氏想到李青青从来不说娘家爹娘及三个兄弟,道:“你哥哥本来是要去和县做工,见我们家盖新房,连工都不做帮我们家盖新房。你这个哥哥对你挺好。”
“是。”李青青特意道:“我哥哥说明天不去和县做工,仍帮着我们家盖砖房,直到砖房盖好。”
闻言,张氏更加觉得王家盖砖房这么大的事,应该把她娘家人叫来帮忙盖房。
她娘家虽然没有钱可是有的是人。
当晚,王志就被张氏说服去张家报信。
次日上午,张氏的老爹张老头和大哥、二哥、大侄子来到王家,加入盖房的队伍当中。
刘氏本来对张氏总顾着娘家有意见,这回见张家竟来了四个人过来帮忙,心里怨气少些。
人多力量大,没两天第二排砖房就砌好,只剩下第三排的茅厕。
“我们家做吃食买卖,用水量很大,老是去村里的水井打水,时间久了,怕别的人家有意见,不如我们家打口水井,这里井水随便用,挑水也近多了省不少力气和时间。”李青青趁机说服刘氏,又让刘氏说服王老头,在离厨房不远的前院打了一口水井。
湘城一带水多,只要不是高山,随便找块平地,往下挖几米就出水了。
王家在王村地势算是高的,那也只挖了五米多就出水了。
有了水井,王志就不用每天去村里水井挑水,轻松不少。
王家砌了砖屋,连茅厕都是砖屋,还砌了水井。这些事通过王族人的嘴巴一下子转到十里八乡。
许多闲人特意跑到王村瞧看王家的砖屋,一时王家出名了。
“哪个王家?”
“就是家里长子是瘸子,还娶了三嫁女当长媳的那个王家!”
“啊,那家以前不是穷的叮咚响吗,怎么一下子发达了?”
“谁知道他家走的什么狗屎运,一下子就富的能盖砖房打水井。”
第44章金玉满堂出风头
“我听王村的人说王家是走的湘月斋关系赚了大钱。”
“湘月斋怎会看上王家这种泥腿子?”
“听说王家有个儿子在外面当大头兵,他媳妇会医术能把死人医好,厉害的很,估计是这个大头兵的媳妇救了湘月斋掌柜的命,得了一大笔的诊金,王家这才盖起了砖屋。”
“不可能的事!哪家媳妇赚了大钱不自己收着用,还上交给婆家给婆家盖房?”
“你说的也是。只是王村的人都说是那个大头兵的媳妇给王家出的银子盖的砖屋。”
“大头兵在家里可是长子?”
“不是。王家长子是个瘸子,长媳是个嫁了三回的丑妇人。那两口子连自己的几个孩子都养不活,怎么有钱给王家盖砖屋?”
“要知道这世上大都是长子给爹娘养老,房子归长子呢,大头兵不是长子,他媳妇竟拿自己赚的银子给婆家盖砖屋?”
“都说大头兵的媳妇人十分纯善。”
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这些话甚至传到湘月斋。
掌柜马向南去湘城湘月斋总店进货时,见到马清顺便说了一嘴,“李氏把钱拿出来给王家盖了新房,还打了口水井。李氏可真是个好的。”
马清与马向南都知道王家的情况。
王浩不是长子,又在外地当兵,一年回来不了一回,李青青初嫁至王家,就能对王家做到这样,对王浩情深义重,真是令人敬佩。
马清有些感慨道:“若是所有军人的媳妇都能像李氏这般,把后方弄得十分安定,让军人在军营安心训练,上了战场也没有后顾之忧。”
马家是军队世家,马清没有参军,但是身边的人大都是军人,耳濡目染,知道军人不易,军人的家眷更不容易。
马向南点头,道:“老家说的极是。”
“日后李氏若是有事找你,你办不了就来找我。”马清语气对李青青带着两分尊敬。
“是。”马向南心里替李青青高兴。同时希望李青青不要遇到麻烦。
马清又跟马向南说了几件事后,兴致勃勃的去了库房。
他自得了咸蛋方子后,就安排各个分店大批收购鸭蛋,然后挑了八个信得过的家生子奴仆把鸭蛋全部做成咸蛋。
如今已经出油的咸蛋已有五千七百多个,还有三百多个双黄咸蛋。
双黄咸蛋已由专人送往宫中孝敬马家那位贵人。当然礼物不止是双黄咸蛋,还有别的特产。
普通出油的咸蛋,马清准备在做成一件事后,就大批量上市。
当马向南看到库房里面几百口装满咸蛋的大缸,有些震惊道:“这么多咸蛋?”
马清笑容俊朗,一挥手,“腊月有些晚了,过几天就卖,从湘城一路往北卖过去。”
“老爷高瞻远瞩,预祝咸蛋买卖兴隆红火,卖遍大江南北!”马向南只是一个县城分店的掌柜,在湘月斋众位掌柜之中排名比较靠后,这回因为及时发现咸蛋商机上报,跟马清接触多起来。
“若能如此,少不了你的好处。”马清仰天哈哈大笑,穿戴精致的他,却不讲究,能在充满咸蛋气味的库房里待上很长时间。
次日,湘城刺史的老娘二品诰命夫人郑氏过寿,她本人有诰命在身,再加上几个儿子都很孝顺,全城得了帖子有头有脸的人物的家眷纷纷去祝寿。
马家是大家族,自是得了请帖。马清的夫人风氏与几个妯娌前往。
风氏按照马清嘱咐,除去送礼,特意送上湘月斋新美食金玉满堂。
直径一尺的青花瓷盘上摆满了一瓣一瓣的咸蛋,白的蛋清,黄色流油的蛋黄,蛋清如玉,蛋黄如金。
众目睽睽之下,风氏高声道:“祝老夫人多福多寿,金玉满堂!”
“好一个金玉满堂。你们两口子有心了。”郑氏听着这名字就觉得好,再看这吃食的品相诱人的很,夸了两句。
她收了太多的贺礼,都记不过来了,不过新颖奇特兆头好花了心思的礼物还是记住了,见到儿子湘城刺史还说了一嘴,让他尝尝鲜。
“娘还想着我呢。好,我肯定吃这个金玉满堂。”湘城刺史已是人到中年,却仍然很享受来自母亲的关爱。
“老夫人说金玉满堂好,还夸了风氏。”
“金玉满堂不过就是蛋,唉,总共花不了几个铜钱,竟是入了老夫人的眼?”
“听风氏说从明日起湘月斋就有卖金玉满堂。”
有位夫人送了贵重的礼物,也没得到一句夸赞,心里非常妒忌风氏被夸,气得鼻子都要歪了,“这是什么场合,风氏竟是把买卖做到这里来了?真是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