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伤兵出生于乡野,本名刘书恒,他的家乡原本是胤朝有名的栗子之乡。不论是做糖炒栗子还是用来煲汤,只要是用的他们村的栗子,所有吃过的人里面,就没有说过不好吃的。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刘书恒的家乡有着最适宜栗子生长的生活环境,因此成为了栗子之乡。
他们村里长出的栗子绵软流沙、沙中沁甜,就是懒得加工,从树上随意摘上两个尝鲜,也会为这的栗子金黄闪耀的色泽所惊叹。便是空口品尝一番,也是不一般的清甜,怎么吃都不会出错。
村民民风淳朴,这一点被商人发现后,研究出了商机,在此开起了农家乐。
村民负责种栗子树,商人则负责引导云游之客过来体会亲自摘栗子、炒栗子、煮栗粥的快乐,如此这般,村民们不仅省下了大量的人工费,免去了往日里将栗子送去城里售卖的功夫,村民们自是一万个愿意。
至于自己种出来的栗子,为什么大部分的钱却让这商人赚去了,憨厚老实的村民们就想不明白了。
有点小钱,过点好日子,就足够让大部分村民满足了。因此双方合作了这么多年,村民们也没有发现出来不对劲。
刘书恒的家里,便是一户栗农。
要知道,栗子的生长环境相当严格,需要控制栗树的温度和土壤的ph值,适度使用大棚帮助栗树度过严冬的同时,适度使用化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达到理想中的最佳种植环境。
这些种植经验错一点都不行,都有可能直接导致最后栗子口感不好,结果率低到可怜的悲剧的发生。
好在刘书恒所在的村落世世代代都种栗树,如同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般,由村里的读书人写下了祖宗们种栗树留下来的经验,从此代代相传。
刘书恒小的时候,阿爹和阿娘总是亲昵得不行。每次趁他出去找别的小伙伴玩耍,就偷偷去屋子里窸窸窣窣地不知道在干嘛。
有次刘书恒出门晚了,刚巧就听到阿娘在屋里传出十分满足的声音。
我们的小书恒的小脑瓜一转,就用为数不多的知识,迅速推理出了一个谬论:他的阿爹阿娘,肯定是背着他偷偷藏栗子饼吃了!
“爹,娘,我就说我不可能一口气把栗子饼全吃光了。你们肯定是背着我藏起来了,然后想趁我不在偷吃是不是……啊!你们在干嘛?”
于是,我们的小书恒毫不犹豫地推开爹娘的房门,正要斥责偷吃的爹娘,却被眼前的一幕留下了终身的心理阴影。
具体场景不方便描述,但从那一天起,我们的小书恒被迫一夜成人,懵懂的眼睛里从此染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色。
那天书恒的娘出于愧疚,让刘书恒小小年纪就看到了少儿不宜的场景,便满足了刘书恒的心愿,做了足够个把月吃的酥香板栗饼。
如今,正是寒冬腊月,便是在这个没有冰箱的年代,也不可能放坏,足够刘书恒想吃就吃,吃腻为止。
从此刘书恒便不用心心念念天天想着吃栗子饼,出去玩耍之前还要惦记着栗子饼。